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四川一高校取消毕业补考 省教育厅称难评对错

2013年03月05日 10:31 来源:四川新闻网 参与互动(0)

  核心提示

  学校目的

  希望通过取消毕业补考,在一定程度上扭转学生被动学习的状态,让他们把课程学扎实

  补救措施

  学校会保留“结业生返校考试”制度,在相应课程考试时,会组织结业生回校参加考试

  对于在校大学生而言,如果在毕业前还因挂科凑不够学分,将遭遇不能准时毕业的惨状。正因如此,“毕业补考”被大学生们视作“最后一道保护墙”。在毕业补考中,绝大多数学生都可过关,顺利拿到毕业证。

  近日,西华大学却作出一个大胆决定:从2012级学生起,取消毕业前增加的一次补考。校方表示,这是鞭策学生重视过程学习,督促他们扎实上好每堂课,不要“糊弄”自己,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

  毕业补考

  8成以上都能过关

  目前高校普遍实行学分制,学生须在四年里修够规定学分才能毕业,考试过关一门,就能积累一定的学分。通常来讲,如果一个学生某门功课“不幸”挂科,他还有一次补考机会;如果补考也不行,那就缴费重修再考。若这两关都通不过,就会将“债务”遗留到毕业前。考虑到这些现实,很多学校会在毕业前增加一次补考机会。

  不过,西华大学却在去年11月的全校教学工作会议后,以文件形式向全校2012级学生传达了取消毕业补考的规定。换句话说,在西华大学,“最后一道保护墙”将在2016年被拆掉。

  据了解,去年有近8000学生从西华大学毕业,其中约400多人参加毕业补考,比例达1/20。而根据学校提供的数据,这其中至少有80%以上的学生可轻松过关。

  取消补考

  有人叫好有人称不人性

  西华大学城市规划专业大一的黄同学平时在学习上很认真,但身边总有散漫的同学,她觉得,“如果这两种不同的学习态度,得到的却是同样的评价,显得不公平。”不过,黄同学的一位师兄却持保留态度。他称,如果一个大四学生在考研、找工作、写论文的过程中,还要担心能否毕业,恐怕有些“不人性”。

  对此,西华大学教务处相关负责人说,如果毕业补考一直存在,学生们就总觉得有退路。学校希望通过取消毕业补考,在一定程度上扭转学生被动学习的状态,让他们把每一门课程学扎实,这样才能在社会上立足。

  据了解,早在1990年,教育部(时为“国家教委”)发布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第三十七条就规定,“结业后按学校规定补考,及格后换发毕业证书。”西华大学表示,他们会依旧保留“结业生返校考试”制度,在相应课程考试时,会组织结业生回校,和师弟师妹们一起考试。

  省教育厅:

  取消毕业补考,难说对错

  省教育厅高教处负责人表示,因为设置毕业补考属于高校自主办学权的一部分,不管是教育部,还是省教育厅,都没有规定过“毕业前能否增加补考,毕业补考又该如何操作”等内容。

  该负责人透露,他也参加过一些高校的内部会,会上大家对毕业补考的争论也很激烈,有人觉得取消好,因为这样能督促学生自觉学习,把真本事学到手,对提升个人竞争力大有益处;有人又认为保留好,因为事关就业,直接牵扯到学生毕业后的发展问题,“大家觉得两种做法都是为学生好,但不同的选择体现了不同的办学理念,很难去评价对错。”

  新闻背后

  设置补考就业率毕业率压力带来的?

  成都商报记者调查发现,目前省内还有部分大学保留了毕业补考。例如,四川某大学把“毕业补考”称为“毕业清考”。而省内一所不愿透露校名的“211高校”教务处副处长告诉记者,该校也会在每年5月底或6月初举行这场考试。“学校是抱着以人为本的态度,多给学生一次机会。”该副处长分析,学生参加毕业补考的原因很多,并不能完全归咎于“平时不努力”。比如,一些考研的学生会申请大四上期的课程缓考,等考研结束参加3月举行的缓考。

  一位大学老师则透露,一些学校之所以设置毕业补考,并让学生轻松过关,这与高校考核毕业率和就业率不无关系。如果某校某专业未毕业的学生过多,不仅影响学校声誉,严重的还能导致该专业在学校“消失”。

  据了解,我省有部分高校并不存在毕业补考。比如,四川大学和西南交通大学实行的就是“结业生返校考试”,川大学生可在结业的两年内参加考试,而交大结业生的考试年限则是从入校算起的6年内,毕业后考试合格了,才能颁发毕业证书。(成都商报记者江浪莎)

【编辑:王永吉】

>教育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