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山东高考有望推行平行志愿 避免录取大小年现象

2013年03月06日 13:07 来源:大众网 参与互动(0)

  改进和完善录取批次,推行平行志愿;启动普通高中特色创建;严格规范学校撤并程序,避免因调整过度造成学生入学困难;新建、改扩建幼儿园2607处……昨天,山东省教育厅发布2013年工作要点,众多考生和高校关注的高考录取政策,今年或有大的变化,有望全面推行平行志愿,避免高校录取出现大小年的情况,也给考生在一志愿填报时带来更多被录取的筹码。对此,省招考院有关负责人透露,全面推行平行志愿很有可能,具体政策在4月份的高考考务工作会议上就会有文件出台。

  今年或全面推行平行志愿

  在今年的工作要点中,“积极创新人才选拔标准,不断改进和完善录取批次,推行平行志愿”格外引人注意,这意味着,我省今年在高考录取过程中,很可能会全面推行平行志愿。

  据了解,2003年教育部在湖南首先试点,2008年,教育部在湖南、江苏、浙江、上海、安徽、辽宁6个省份实行平行志愿投档录取模式的试点改革。截至2012年,实行平行志愿的省份已达24个。平行志愿是高考志愿的一种新方式,考生可以在提前批及本科各批次中分别填报A、B、C三个平行院校志愿,在专科各批次中分别填报A、B、C、D、E五个平行院校志愿。各院校志愿之间是平行关系。

  在山东,尽管持续进行高考招生改革,但平行志愿却迟迟未能推行。

  以去年为例,我省高考录取去年进行了改革,最大的变化就是自本科一批起,全部实行征集志愿。尽管征集志愿是平行志愿,但一志愿一旦落空,二志愿空间就很小了。而平行志愿则意味着考生能有多种选择,志愿间是平行关系而无先后之分,能有效降低考生志愿填报的风险。

  众多山东考生以及家长还记得,在去年山东高考本科一批一志愿录取中,最大的冷门是:理科达到一本线、文科超一本线1分就可以被山东大学录取。不仅山大,一些985、211级别高校同样遭遇了“大小年”,人大文科最低投档分为586分,同济大学理科投档最低分是584分,这让众多考生与名校都扼腕叹息。

  “考得好不如报得好”我省不少考生在一志愿填报上谨而慎之,甚至有的家长感慨高考志愿填报如同押宝和买股票。而平行志愿一般不会出现这种情况。

  对于去年的遭遇,山东大学本科生院常务副院长胡金焱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曾表示,目前的非平行志愿从填报技术上讲,就像买股票,是涨还是跌也不知道,高校遭遇的大小年也是在这样的录取方式下才出现的,而平行志愿一般不会出现这种情况。

  落实普通高中 “选课制”“走班制”

  山东省将着力推进普通高中多样、优质发展。出台特色高中建设方案,启动普通高中特色创建活动,努力转变同质化倾向。

  出台“普通高中与高等学校联合育人计划”,促进人才培养创新。探索推动普通高中与中职学校融合发展。落实“选课制”,推行“走班制”,扩大学生通过选择课程来选择发展方向和发展水平的自主性。

  此外,山东省将严格规范学校撤并程序,避免因调整过度造成学生入学困难。落实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当地参加高中阶段学校升学考试的办法。推动建立农村留守儿童少年关爱和服务体系。继续做好控制义务教育学校规模和班额工作。

  同时,推进普通中小学办学条件标准化建设。加大初中探究实验室试点力度。启动农村中小学就餐条件改善和体育器材更新工程,改善农村中小学食堂和学生体育健身条件。

  新建、改扩建2607处幼儿园

  根据工作计划,今年,我省将进一步完善中小学生课业负担监测公告制度。建立学生体质健康监测评价制度。编制并实施学校体育工作三年行动计划,切实落实每天锻炼一小时规定。

  同时,2013年,我省还将出台特色高中建设方案,启动普通高中特色创建活动,努力转变同质化倾向。出台“普通高中与高等学校联合育人计划”,促进人才培养创新。省教育厅计划,今年要明确义务教育学校设置标准和办法,加强中小学、幼儿园布局专项规划编制工作。严格规范学校撤并程序,避免因调整过度造成学生入学困难。落实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当地参加高中阶段学校升学考试的办法。

  学前教育方面,2013年我省全面完成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新建、改扩建幼儿园2607处。加大对城市新建居民区配套幼儿园管理力度,扩增城市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 (生活日报 记者 王富晓 卢玉林)

【编辑:王永吉】

>教育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