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应届生实习记:累到闭眼睛吃饭 仍感激有一份工作

2013年05月24日 19:08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应届生实习记:累到闭眼睛吃饭仍感激有一份工作
应届生郑凯工地实习虽累,却很珍惜这份工作。 被采访者提供 摄
应届生郑凯工地实习虽累,却很珍惜这份工作。 被采访者提供 摄
应届生郑凯工地实习虽累,却很珍惜这份工作。 被采访者提供 摄

  中新网杭州5月24日电(记者 徐乐静 实习生 郭丽丽)近日,网上流传一个段子:“09级”大学生是一个“悲催”的团体,初中毕业遇非典,高中毕业遭禽流感,大学毕业又碰上H7N9,好不容易过关斩将活到现在要找工作了,又赶上“史上最难就业季”。大学毕业生人数再创新高,而就业岗位却紧巴巴。

  网友吐槽“就业难”现象:如果林黛玉和林嘉欣去面试,用人单位一定会选“零待遇”而不会选“领加薪”。

  24日,记者采访到浙江高校几位正挣扎在“就业前线”的应届生,听他们讲述各种实习的生活。

  工地实习:一个多月变黑人

  日前,一网友晒出三名应届毕业生假期到工地实习前后判若两人的对比照,搬砖一月成黑人,一时引来众多围观,网友纷纷调侃。

  郑凯是杭州一高校钢结构专业应届毕业生,开朗阳光、皮肤黝黑。他的实习生活与网上所说的格外相似。

  3月22日,郑凯坐上由杭州南开往昆明的K79列车,这是他生平第一次坐长达35小时的绿火车,既忐忑又兴奋。

  去昆明,是因为他找了一个专业对口的实习单位,他必须深入到工地一线,把控工程的进度和质量。

  “很多同学去了车间、设计院,我这人比较喜欢自由,就选择去工地跟项目满世界跑。”郑凯解释说。

  刚到昆明那会儿,当地2000米高的海拔让他有些水土不服。所住小区到工地大概2公里的路程,他需要顶着太阳,骑自行车去上班,总是累得气喘吁吁。坚持了两个星期后,他不得不放弃自行车,改成步行。

  昆明的天气说变就变,4月的一天,当他在烈日下认真验收货物时,被一阵滂沱大雨淋得措手不及,直接变成了落汤鸡。

  雨后的工地格外泥泞,需要一步一脚印地小心前行。“鞋脏了就洗,几双鞋轮换着穿,最后没办法只能用电吹风烘干。”

  让郑凯印象最深刻的是,第一次跟随第三方监测机构到高6米的“独木桥”上监测项目框架的焊接时的感受。那个宽约一双鞋宽度,长9000mm的翼缘板,就如空中平衡木,周边完全没有任何防护栏。

  “第一次站上去,虽然有安全带,但根本不敢往前走,真怕手脚发抖就掉下去了。”郑凯回想起来还有些后怕。

  这个项目一跟就是一个半月,郑凯本来就挺黑,在风吹日晒后,脸色更是“乌黑发亮”了。

  郑凯目前的希望就是等毕业答辩后,能全身心投入工作,将来有机会到欧洲的项目组基地学习。

  实验室实习:累得闭眼吃晚饭

  与郑凯这种露天工作有所不同,浙江师范大学应用化学专业的毕业生上官同学或许不会有这样的经历。

  她的实习生活被圈在一个10平米的标定实验室里,那里有两张实验台,身穿白大褂、手戴乳胶手套的实验员在里面忙碌着。

  上官同学每天会重复同样的工作,将胶头滴管里的红色试剂匀速地滴在PH试纸上,做着相关实验。

  从4月中旬开始,上官同学开始在义乌一家药业公司上班。早上到实验室,先穿戴好医学装备,再去领取当日工作任务,然后马不停蹄地投入机械化的工作中,测试PH值,分析产品的成分含量等等。

  “每天要完成大概10个批次产品的分析,时间很紧张的。”上官同学说,为了不加班,她经常利用午休时间,加班加点来完成工作。

  化学实验需要高度的集中力,手一抖就容易导致数据错误、试剂的浪费。从早到晚,除了午饭时间,上官同学一直在忙。加上近期公司不少人员流失,为填补空位,她不得不顶上其他岗位,一人多岗,工作量又翻了一番。

  “有时候下班累得闭眼睛吃晚饭。”上官同学表示,一个多月来从来没有休过周末。

  即便每天很累,但对于目前的实习工作,上官同学还是十分珍惜。她认为:“起码也是个坑(工作机会),先留下好好干。”

  车间技术员:每天保养机器双手油污

  近年来,国内一些大型企业纷纷亮出“储备干部”的招聘信息,“储备干部”成了抢手的香饽饽。

  所谓储备干部,是指企业管理阶层的储备人才,通过系列的培训和锻炼,最终成为中层甚至高层管理人员。

  4月份初,温州人小潘在杭州一场大型招聘会上,通过层层筛选,顺利地进入了某企业的储备干部“训练营”。

  小潘的工作并不算难,作为一名机械工程专业的应届毕业生,他主要负责对生产机器进行必要的保养。几乎每天都要一遍又一遍地循环停机、保养。

  小潘说,为保障瓶胚的质量以及保障机器的稳定性和寿命,保养的时候不能戴手套,而是用手指将润滑剂涂擦到模唇内。然而,模唇相当于是一个槽,槽口很小,只允许食指和小拇指指环大小插入。

  “每做一回保养,手上全是黑色的油污,三天连续用洗手液才能完全弄干净。”小潘伸出一双黑不溜秋的双手,完全看不清手上的纹路。

  工作脏乱,他还能忍受,但日夜颠倒的三班轮换制度,确实让他有些吃不消。

  “晚上8点到第二天早上8点,不能睡觉,必须盯紧机器,不能出错。”小潘说,有时候实在困得不行,他就让同事先顾着,自己在一旁睡个二十分钟。

  不过即便是这样“恶劣”的工作条件,小潘还是很庆幸,拿到毕业证书后就可以正式跟公司签劳动合同,工作也就落实了。(完)

>教育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