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北京一家人捐助特教学校15年 牙缝中挤出双安工程

2013年07月15日 11:21 来源:北京晨报 参与互动(0)

  寻找高振宁

  北京一家人15年的捐助故事

  “高振宁是地道的老北京,家住劲松。在千里之外的湖北远安,有人正在为这仨字“打架”,当地农民搞旅游开发,想给饭馆取名叫“高振宁”,县政府说,你不能独霸这名字,高振宁是我远安县的金招牌,是远安人民的精神支柱。”

  13年前寻找高振宁

  湖北宜昌远安是个并不富裕的小山区。1998年9月央视播出一条新闻说,远安开办了特教学校,专收聋哑和智障孩子,学校穷得连电话都没有。一个月后,一位叫“高振宁”的北京市民开始千里传书,每月为学校寄200元钱和若干份北京晨报。他在信中称这些聋孩子、傻孩子是他“亲如子女的宝宝”;他寄来的钱结束了学校“买一根铅笔也要向教育局打报告”的历史;而他寄来的北京晨报让孩子们看到了大山外面的世界。

  18个月后,在收到了3600元钱后,学校坐不住了——整个远安县都没有人认识高振宁;寄给北京的信也“查无此人”。2000年4月,学校致信北京晨报,恳请“寻找高振宁”。

  校长提供给记者的唯一线索有些匪夷所思——高振宁跟“张一元”有关系!原来,从1998年底开始,每到过年过节,就有落款“大栅栏张一元茶庄”的茶叶寄到学校,说是“慰问老师”的。茶和信和钱都来自北京,老师们很自然地就把“高振宁”和“张一元”联系起来。

  张一元的特权顾客

  13年前,大栅栏张一元店几乎人人都知道高振宁,但是见过面的不多。时任经理的楼国柱刚来张一元一年多,只见过高振宁一面,但是这一面如烙印般印在心头——

  “正月里天寒地冻,他来了,人极瘦极高,满脸的皱纹刀刻一般,穿一件退了色的棉猴儿,一条洗得发白的军裤,戴老式的蓝色棉帽,脚下一双胶鞋——那一刻我恍惚回到了老电影里。他走到柜台前说,‘我是高振宁,来结上次寄茶叶的账’。”楼经理听同事说过,“那个老人真不容易,经常给聋哑孩子和东北灾民寄茶叶,每次结账都七八百。”楼经理上前一把就握住高振宁的手。“那双手出奇的粗糙,这么粗糙的手我曾经握过。那是我在山区实习时遇到的一位老茶农的手。”

  在张一元“代客邮茶”的历史上,高振宁这个没有真实姓名、没有真实地址的人,却是当时唯一一个先邮寄后结账的顾客。

  牙缝中挤出“双安”工程

  在张一元的帮助下,记者找到了高振宁。“高振宁”不是一个人,而是一个家庭——高爷爷、高奶奶,还有他们的女儿,一家人从名字中各取一字,凑起来是“高振宁”。“这是一件平常事,也是一项长久工程,我们只想默默地做。”

  到今年,这项工程这家人默默坚守了15年。高爷爷76岁,高奶奶68岁,老两口都是共产党员。他们的女儿是一位公交车司机,刚刚做了母亲。

  除了捐款远安特教学校,高振宁还一直捐助黑龙江佳木斯市平安乡的盲人李长富。1998年,高振宁听广播得知李长富的家遭了洪灾,于是通过电台要到了他家地址,从此每月同样寄去200元钱。每次给李长富寄茶叶的时候,高振宁都是寄两份。他嘱咐李长富:“一份你留着喝,一份分发给街坊们,好让他们照顾你。”一个远安县、一个平安乡,高振宁把这一南一北两个捐助对象称为“双安工程”。

  “双安工程”诞生的时候,正是高家最难的时候。小孙子刚出生,儿子、女儿却相继下岗。老两口的退休金加起来只有1000多元。为补贴家用,他们在原单位不远处的小红门开了家小卖部,高爷爷还要蹬着三轮车走街串巷卖牛奶,那时候一袋奶挣0.12元,老人卖3300袋奶才能凑够这400元。“大冬天里,两个脸蛋都冻成了冰疙瘩,两只脚都冻紫了。”为了逼自己坚持下来,高奶奶在小卖部里放个小铁桶,每天从营业额中拿出20元,塞进小桶里——这就是“双安工程”最初的资金来源。

  2002年小卖部关张。为继续“双安工程”,高爷爷每天骑着自行车,围着劲松方圆10里地捡废铁。“人家知道我做慈善,都帮着我捡,每月也能卖二百来块钱。”

  这样的日子又过了三四年。有一天在光明桥下,高奶奶眼看着老伴骑着自行车朝马路牙子冲了过去,整个人栽了下来,车筐里的废铁撒了一地。老人的额头缝了7针,那一刻高奶奶知道高爷爷老了,再也不能这么干了。

  那是高爷爷最后一次捡破烂。从1998年底至今,高振宁寄出的捐款近20万元。不仅是“双安工程”,无论是汶川地震还是印尼海啸,高振宁都捐款,仅白血病孩子,他们就捐助过8个。

  高振宁的中国梦

  2000年10月,在远安特教学校的再三恳请下,高振宁一家三口来到了资助整整两年的学校,终于见到了朝思暮想的“亲如子女的宝宝们”。虽然叫特教学校,班级不过两个,学生不过20人,小的6岁,大的14岁。2012年5月,远安特教学校搬新家,新址位于县城中心,总投资600万元。

  时隔12年后,高振宁第二次远赴远安参加新校舍落成典礼。刚一到校门口,门卫一听说是北京来的,冲着教学楼就高喊一声:“高振宁来了!”安静的学校沸腾了。师生们从各个楼层往校门口奔,100多人高喊着“高爷爷”,瞬间把他们围住……

  崭新的学校里设有“高振宁展室”。展室中有高振宁寄来的几百封信、高振宁写的书法、高振宁寄来的天文望远镜、高振宁寄来的报纸、学校用高振宁捐款买的教学用缝纫机……高振宁成了远安特教学校校史的重要组成部分。

  当年的第一拨特教学生早就成家立业,还有3个考上大学。得知“高振宁来了”,大家纷纷从打工的城市往家乡赶,最远的甚至从深圳赶回来。

  27岁的王波是当年班里个头最高的孩子,如今是远安煤矿的司机,他用手语比划着:“是您当年告诉我,聋哑人要学会一技之长;是您当年告诉我,要像正常人一样,有尊严地活着。这让我受益终身。”

  学生刘芳的父亲在县环保局工作。他把环保局的工作人员召集到一起,跟高振宁座谈。听了高振宁的故事,大家当场捐款8万元。

  那一天刚好是助残日,远安县人口不过18万,特教学校在这一天募得捐款42万元。校长张琼抱着高振宁泪流满面:“这是我这一辈子见过的最多的钱。”

  2012年底,高振宁的故事在宜昌电视台播出。2013年1月,高振宁第三次远赴远安,领取“宜昌民选10大新闻人物”奖。

  从宜昌回来,高奶奶有了新爱好——研究彩票。“我现在最大的梦想就是中100万,把特教学校的宝宝们都接到北京来,让他们看天安门,让他们看故宫北海颐和园,让他们逛鸟巢、大剧院——这就是高振宁的中国梦!”(首席记者 崔红 蔡代征)

【编辑:肖媛媛】

>教育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