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高职生暑期实践要有“职业”特色

2013年07月22日 11:02 来源:中国青年报 参与互动(0)

  高职生暑期实践要有“职业”特色

  又到一年暑假时,数以千万计的大学生即将短暂离开校园,奔赴各地开展暑期社会实践。

  每年夏天,高职院校学生和全国其他高校的学生一样,利用暑假走进企业、走进社区、走进农村……用他们力所能及的方式实践专业所学、检验职业能力、感受社会的发展,零距离接触真实的社会。然而,当同学们开学后再聚校园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总结工作的时候,除了递交了一纸《社会实践证明》之外,他们真正实践了什么?又在实践中收获了什么?高职院校的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有无“职教”特色?

  高职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一般是由学校团委或学工部组织,形式主要有社会考察,包括走访参观、综合调查、实地考察等;科技文化服务,如知识培训、技术咨询、科技开发、助理研究等;勤工助学,如家教、促销等;志愿服务活动,如支教扫盲、扶贫帮困、法律援助、大型赛事活动协办等。多数学校的实践形式基本相似、模式单一、规模不大、内容单薄、“干货”较少。

  纵观我国大学生社会实践工作发展历程,高职学生社会实践起步的时间与全国形势下大学生社会实践重入正轨的时间相吻合。1980年代初,高职院校从创建到逐渐发展,很多工作广泛学习、参考本科学校以及国内外其他办学形式的高等学校经验,有些工作还沿袭了升格前中专或者技校的办学经验。

  诚然,学生社会实践工作也不例外。相当数量的高职院校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僵硬执行上级指导意见,照搬照抄本科模式和具体做法,泛化了学生社会实践的内容,拉长了实践战线,导致高职院校很难集中有限的资源探索具有职业教育特色的社会实践体系。直接表现在一些高职院校暑期社会实践工作缺乏统一有效的管理,学校发挥作用不充分,在组织结构、制度保障、工作落实等方面还不够完善,社会实践活动开展不系统、不正式、不持久、目的不明确、“职教”特点不突出。很多学校的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存在着游离于教学主渠道之外、实践基地建设滞后、评价体系缺失、社会支持薄弱等诸多问题。

  大学生是社会实践活动的主体,社会实践活动的效果如何,直接体现在学生如何认识和参与这项工作。很多高职生缺乏对实践的理性认识。认为暑期社会实践是学校和上级部门的一项政治任务,到父母所在的单位混时间,开一张证明,应付一下就行了,最重要的是获得学校考核的合格,获取相应的学分。有的甚至把社会实践看作是“游山玩水、学业调剂”,实践中不务正业。

  其实,高职教育是一种应用性的高等教育,它和学科性的普通本科教育有着很大的差异。高等职业教育是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宗旨的专业教育,其教学内容有一个显著的特点是职业定向性较强。学生毕业后多数人都需要在社会各个实践领域从事与自己专业相关的职业活动,为社会服务。

  社会实践是学校人才培养的一种重要方式,是在校专业教学实践的一种有益补充。社会实践的开展应紧密联系相关行业、企业,以行业、企业实际状况为考察对象,从而帮助学生反思在校专业学习和职业能力的培养。有针对性的社会实践才有助于学生把专业知识实践化,帮助学生增强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帮助学生职业道德社会化,促进学生接受职业环境的熏陶,按照职业道德基本原则和规范,逐步形成职业品质和职业道德。

  高职教育最重要的使命,就是学生在短短的2~3年的时间里从一个“读书人”成长为一个“职业人”,按照职场岗位的要求思考、表达和行动。高职学生社会实践的重点就应该落脚于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与通用职业能力,这是与高职教育的培养定位相吻合的,也是高职院校推进素质教育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有益探索。

  因此,高职生的社会实践要有“职业”特色,只有通过有“职业”属性的社会实践,学生才能够认清现实和理想的差距,认清自我的社会价值和角色,学会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生存和发展。(李洪渠 作者系武汉职业技术学院院长)

【编辑:肖媛媛】

>教育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