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辽宁日报:动画片岂可照成人片抓“药方”

2013年08月16日 08:59 来源:辽宁日报 参与互动(0)

  近日,广州市民梁女士向媒体反映,动画片《熊出没》受到小朋友的喜爱,但令她添堵的是,自己的孩子却从片中学来 “见鬼”、“臭狗熊”、“去死”等不雅词语。

  抱怨该片台词不雅的不只有梁女士,忧心儿童动画片充斥话语暴力也并非从该片开始。比话语暴力更值得警觉的,是儿童动画片中的内容暴力。中国传媒大学近期的一项调查发现,以暴力内容为主的动画片占全部的36.5%。而前一阶段一男孩学动画片中的小飞龙从楼上跳下摔伤,另一男孩效仿大灰狼烤羊肉的情节烧伤同村两兄弟等事故,更让家长们对动画片中的暴力情节骤增防范意识。

  儿童动画片中大多有 “请勿模仿”的提示,但模仿是儿童的天性,动画片中的情节就是孩子们的谈资,动画片的主人公就是孩子们心目中的英雄。当许多动画片将 “以暴制暴”、“暴力解决问题”作为主要戏剧冲突,指望孩子们主动识别、自我免疫、不去效仿,是对孩子们尚不成熟的心智估计过高,更是将动画制作者的责任感降至过低。

  动画片以暴抗暴并导致暴力升级的情节安排,走的是武侠片、警匪片等成人片的路数,在目的正义性的前提下,却无视过程正义。何以如此?业内人士道出实情:去年全国制作完成的国产电视动画片有395部,要脱颖而出很难,因而加入暴力或者成人化的内容,以吸引小朋友的注意。儿童片当以启发良善为内容,岂可照抓成人片的“药方”?大肆加兑暴力因素,无异于儿童奶粉中加入三聚氰胺。

  近来,一些由情绪冲动造成的恶性事件引发人们对社会戾气的警惕。消除戾气需要全社会的合力,也需从不让孩子受其沾染开始。当动画片成为读图时代孩子们的重要精神食粮,对其的规范和匡正不可或缺,以唯美类镜头替代暴力画面是治标,从创作思路、情节设置上加以净化方是治本。

  对孩子的关心和引导,我们弱不得,也错不得。但凡发现偏差和短板,都需迅速改进、补齐。学校、家长、社会都不可卸责,更需形成合力,这样才能把呵护孩子的正能量注入孩子成长的每一环节。(傅淞巍)

【编辑:杜雯雯】

>教育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