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高职学校“生源”困境何解:招进门还要训成才

2013年08月19日 09:31 来源:中国青年报 参与互动(0)

  今年4月,教育部出台《关于积极推进高等职业教育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主要阐述了如何建立和完善高职教育的6种招生考试方式。对此,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高职高专处处长林宇认为,高职招生困难是个“伪命题”,未来高职院校招生将有两个趋势:一是入学渠道的多样化;二是生源结构的多样化。(《中国青年报》8月12日)

  高职入学招生考试方式的多元,必然带来生源结构的多元、教育需求的多元,这将对高职院校的教学管理、内容组织、教学方法和培养模式等各方面提出新的挑战。麦可思公司总裁王伯庆撰文说,“中国高校一直在问:高中毕业生们怎样适应大学生活?以学生为中心的大学是不是该换个思维:大学也应该适应学生。”

  的确,“大学应该去适应学生”——这背后不仅仅是教学方式的转变,更是人才培养理念的根本性转变。由此,一个现实且紧迫的问题是——高职院校,你是否已经作好准备适应未来生源的多元化?虽然俗话常说,“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但作为教书育人的地方,并占据着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高职院校将生源招进门,应该善待学生,绝对不能让学生“自学成才”,否则,这等于放弃了学校的职责,无异于“放羊式”的学习,这根本无法保证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质量。

  适应学生,最基本的要求就是要了解学生。高职院校首先要做的就是对生源构成、入学教育和新生适应性问题作一个全面的、科学的调查,这个调查应该是长期性的,通过多年的积累、分析,对学生的特点作出总结和分类,这是制定出合理的培养模式、变革教学方法的基本依据。

  有学者曾对首批28所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方案研究分析,发现几乎所有的学校都有1种以上的培养模式,而“三明治式”、“工学交替”、“工学结合”和“订单模式”占总培养模式的65.16%,这4种是目前高职人才培养的主流模式,而且有78.5%的示范性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有4~8种,个别院校甚至有12种。当然,培养模式的多样化,能够说明示范性高职充分意识到学生来源的多样化,因此作出相应的调整,适应学生不同的需求,重视人才培养的质量。但是,培养模式繁多并不能直接等于人才培养质量就高,示范性高职院校的培养模式中,总体还存在着诸如表述不清、结构混乱、内容肤浅等一系列问题。

  其实,这背后凸显的是更深层次的问题,根源是培养模式的设计者对高职人才培养的目标和借以达成的方法认识不清,在建构上还缺乏理性的思考。毕竟,选择何种模式,也是经过长时间的理论和实践检验而定,不是随便信手拈来、靠自己的主观意志而定,这具有长期性、实践性和变革性的特征,随着学生来源的多样性而应该不断地优化结构体系。

  此外,在教学改革上,“分类培养、分层教学”是当前比较普遍的提法,真正做到“分类培养”,这不仅仅是考验学校的管理机制和效率,更是考验教师能否充分地了解学生,改变教学方法,践行因材施教的理念,使每个学生真正学有所得。据王伯庆透露,“上年新生有46%遇到学习问题,其中没有缓解的占41%。本年新生遇到学习问题的预期有315万人,不被缓解的有130万人。其中74万新生‘缺乏学习动力’,40万‘缺乏学习方法’。”说到底,这反映的是学生在学校“争抢生源”中的备受宠爱和进校之后相对“受冷落”的矛盾,也说明了在很多学生中所流传的玩笑似的嘲讽——“上大学,我们基本靠自学”不是空穴来风。

  笔者认为,所谓的“分类、分层”不过是教学改革的第一步,只是一个大的方向,更重要的还在于领导、管理人员、教师们能否关注细节,真正关注学生的成长和所学。比如,辅导员是否清楚每个学生成长过程中的心理需求,作出适当引导和规划;任课教师是否了解每个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是否有针对不同个体的教学安排和要求,让每个人都能参与到课堂教学中;班级导师或班主任在学习上能否及时给予每个学生有针对性、合适性的建议,而不至于使得学生受到冷落等,这些都是因材施教、作出教学改革最基本的原则。

  当前的语境中,“生源”似乎始终是高职院校的一块心病,而媒体的报道也大多聚焦于此。须知,高职教育要提升公众的认可度,要提高吸引力,不仅要靠生源来安身立命,更要靠质量来提升层次和形象。将生源招进门来,并不代表万事大吉,更需要在人才培养上下大力气,将教书育人的工作做实、做细。

【编辑:王浩成】

>教育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