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好学”远比“学好”更重要

2013年09月02日 16:46 来源:光明日报 参与互动(0)

  这里摘录的是清华大学2013级本科生开学典礼上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钱颖一给予新走入校园的莘莘学子的忠告。对我们每个正在校园,或已经走出校园的人来说,相信也都可以从中得到启示。

  今天我要讲“学好”与“好(四声)学”的不同。

  我相信你们从小都是好学生,更准确地说,是“学得好的学生”。学得好,就是学习成绩要好。学习成绩好,就是考试要考得好。考试考得好,就是作题目的答案要正确。那么如何取得这个结果呢?除了努力、刻苦、时间投入之外,还要大量做题,因为熟能生巧,也要有很好的记忆力,即使不是死记硬背。你们都是这方面的能手。所以你们都是好学生。在我看来,在大学中,“好学生”不再是“学得好”的学生。在大学中,一个好学生,首先是一个“好学的”学生。

  “学好”与“好学”是两种不同“学”的境界:“学好”是学习中被动地的接受,而“好学”则是学习中主动地探索;“学好”是今天学习的一个结果,而“好学”则是今后学习的一种习惯;“学好”只是对学习已有知识的一种度量,而“好学”则是对学习未来知识的一种态度;“学好”是为了掌握知识,而“好学”是为了探索问题;“学好”得到的是答案,而“好学”追求的是真理。

  在你们迎接大学生活踌躇满志的时候,在你们面对新的竞争压力备感郁闷的时候,请你们停下来,想一想“学好”与“好学”的不同,既不要让“学得好”误导你,也不要让“学不好”打击你。要记住:“好学”比“学好”更重要。

  “学好”有一套方法,同学们都很熟悉,比如做好预习、上好自习、死记硬背、大量做题、掌握知识点等。“好学”也有方法,也许同学们就不那么清楚了。今天在这里我与同学们分享一下我的心得。在我看来,“好学”有五个要素,我称为“五好”,分别是“好奇”、“好问”、“好读”、“好思”、“好言”。

  第一,好奇。好奇是科技创新和人类文明进步的原始推动力。十年前,四位物理学诺贝尔奖获得者到清华理学院与清华学生座谈。当问到什么是科学发明最重要的要素时,他们没有选择基础扎实、数学好,甚至没有选择勤奋、努力,而是不约而同地说到了好奇心。连爱因斯坦这样的天才都说,“我没有特殊的才能,我只是激情般地好奇。”可见好奇在他心中的位置。所以,我认为,好学的第一要素是好奇,好学源于好奇。

  第二,好问。好奇往往导致好问,而好问是质疑既有知识,探求未知的起点。但是我们面临的情况是,学生不好问,也没有人激励他们去问。这与我们的传统教育观念有关:教育就是教师传授知识,学生学习知识,并不鼓励学生质疑老师。这也与我们的应试教育制度有关:获得标准答案就能取得好成绩,而提出问题不仅对获得好成绩没有帮助,而且还有害,因为它让你不相信标准答案。但是,如果我们的目标是理解自然与社会,那么敢于质疑现成答案,善于提出问题,这是最重要的。

  第三,好读。阅读的范围很广,我在这里想强调两点。一是在当今碎片化信息高度发达的时候,在微博、微信、网页等信息随时随地都可及的时候,不要忘记读书。碎片化的信息不能代替系统化的书。二是不仅要读与专业相关的读物,也要读超越专业的读物,特别是思想性读物。好读,是获取人类文明财富的必经之路。

  第四,好思。好学的核心是好思。17世纪的数学家、哲学家笛卡尔说过这样一句话:“我思故我在。”他把“思”作为人存在的根本价值。我在这里想强调的是,大学本科阶段是一个人学习过程中的转折点:在此之前的中小学教育,是以接受知识为主;而在大学本科阶段,要变为以思考为主。爱因斯坦就是这样认为的,他说:“大学本科教育的价值,不是学习很多事实,而是训练大脑去思考。”如何思考?不是人云亦云,而是独立思考。只有独立思考,才会有创造性思考,才会有批判性思考。这也正象爱因斯坦所说:“独立思考和判断一般能力的开发应该总是被放到最重要的位置,而不是专门知识的获取。”好思应该是大学生的第一要务。

  第五,好言。好言是好学的一部分,言就是沟通,就是传播。言的本领,就是传播的本领。只有言,别人才能知道你的观点和想法,也只有言,才能引发与他人的争辩,而真理往往在争辩中产生。

  好奇、好问、好读、好思、好言——这就是我所理解的“好学”的五个要素。具备这“五好”,就为好学打开了窗户,开辟了道路。请你们在大学中养成好奇、好问、好读、好思、好言的习惯,并让好学伴随你们的一生。

【编辑:王安宁】

>教育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