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学籍一人一号 高考移民难钻空择校热降温

2013年09月04日 15:54 来源:银川晚报 参与互动(0)

  教育部出台的《中小学生学籍管理办法》9月1日起正式实施。昨日,记者从银川市教育局了解到,目前我市中小学生信息收集工作已经全部完成,全区电子学籍信息录入工作将于本月底完成,10月底前所有数据都将进入国家系统。

  学籍一人一号究竟意味着什么?“学籍一人一号,简单地说就是学生一入学就将拥有一个学籍号,该学籍号将跟随学生上小学、中学、大学、研究生等,直到完成学业为止。”银川市教育局副局长马小林如是说。那么,实行学籍一人一号后和没改变之前有什么区别?又有哪些好处呢?记者进行了采访。

  学籍“空挂”再无可能

  近年来,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城市流动人口不断增加,随之而来的跨省份、跨地区转学、升学的现象也随着增多。跨省份、跨地区转学就会出现一个学生有两个以上学籍现象的发生。为了杜绝学籍“空挂”的现象,教育部出台了《中小学生学籍管理办法》,据了解,这也是第一个全国性的中小学生学籍管理办法。

  “一个学生怎么会出现两个以上学籍?”不少家长不解。“比如,一个学生在银川读书,拥有一个学籍,但后来转到其他城市上学,那么该学生在新城市新学校又会新办一个学籍,此时,该学生就拥有两个学籍,以此类推,有些转学普遍的孩子会拥有多个学籍。”马小林解释,《中小学生学籍管理办法》实施后,这种情况将不再发生,因为每个学生的学籍号都是统一编码,都将是唯一且终身使用的。

  高考移民无缝可钻

  电子学籍的出现,除了逐步减少多学籍现象的发生,还有一个最大的好处就是杜绝学籍造假和高考移民。众所周知,每年高考,都会有不少高考移民现象出现,而此次教育部出台的《中小学生学籍管理办法》将有效地解决学籍造假、高考移民等频频出现的问题。

  “每名学生的学籍档案基本信息将只采集一次,主要在小学一年级入学时采集,学生在进入更高年级或更高教育阶段时其学籍档案基本信息均采用第一次采集的数据信息,这样就很方便跟踪学生就学转学动态,防止一些学生钻“高考移民”的漏洞。除此之外,电子学籍还将实现全国联网,对学生进行电子身份管理。”马小林说,这样以来,每位学生的信息都是透明的,根本无法作假。

  保障外来人员子女就学

  众所周知,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入学是由政府拨款的。但以往这些钱都是按学籍分到地方和学校,如果一个学生转学到新学校,学籍还留在原地,那么经费将继续拨付到原校。这也成为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在城市入学的一大障碍,不少学校在接收此类学生时,提出收取借读费。

  “实行电子学籍后如果学生中途转学,就要从原就读学校转出电子学籍档案,才能在转入学校注册获得学籍。对于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来说,学生在哪里读书,钱和免费教科书待遇就到哪里,这样的情况下,学校也不会有什么怨言和收取借读费的理由了。”马小林说,这能在很大程度上保障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

  给择校热降温

  新的管理办法出台后,小学入学时,学生获得电子学籍,上初中和高中时,需从原毕业学校转入电子学籍档案,然后注册获得学籍。依照管理权限,由教育管理部门经过网上电子学籍的转移,才能在转入学校获得学籍。当学籍网络化系统全面实施后,学校上级教育行政部门将根据招生计划,在学籍系统中核定学校新生学籍总数。一般情况下,学校只能按照计划招生,网上即可监控学校有无增招。如果确实需要调整,必须经过学校上级教育行政部门同意。如果硬要进入该校学习,就只能成为“黑户”。这对于目前愈演愈烈的中小学择校之风也将起到一定的遏制作用。此法将有效杜绝部分学校超计划违规私自招生,随意择校招生的现象发生。

  公平分配各地教育资源

  电子学籍实施后,除了对学生和各地教育部门有好处外,国家教育部门又能享受那些便利呢?据介绍,全国中小学生学籍管理系统将实现跨部门系统数据对接:一是与公安部身份认证信息管理系统对接,防止学校编造身份证信息虚假注册学籍;二是与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的技工学校学生信息管理系统对接,防止中职学校重复申报学籍;三是与税务、社保等部门信息系统对接,掌握学生就业情况;四是与出入境管理系统对接,掌握学生出入境情况;五是与国家即将建设的国家人口基础数据库对接,及时掌握学生信息变化情况。

  实现了这么多数据对接究竟有何好处呢?马小林副局长解释,“国家教育部门可以更好地监管全国各地教育资源配置情况,也可以更好地了解每个地区教育质量的情况,还有就是之前提到的义务教育阶段可以更好地做到按学生公平分配。”(记者李林惠 实习生赵伟双)

【编辑:张海桐】

>教育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