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正视农村“一乡一校”问题

2013年09月04日 16:30 来源:光明日报 参与互动(0)

  自2000年以来,全国范围内掀起了“撤点并校”的大潮,农村小学骤然减少。“撤点并校”的目的是为了优化教育资源,提高农村的教育教学质量,但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出现了一些新问题,需要及时予以解决。

  人口的整体规模、年龄、性别构成、增长率和迁移,是决定义务教育的需求以及这些需求是如何形成的主要因素。学龄人口的数量决定了农村义务教育的规模,人口的分布和流动则影响到农村义务教育的平衡与稳定等。2000年,我国农村学龄儿童为1253.75万人,到2010年则降到915.15万人,10年减少了338.6万人。农村学龄人口逐年递减,使农村小学规模不断萎缩,教育质量和效率较为低下,“撤点并校”成为农村小学发展的重要选项并逐步开启实施。

  “一乡一校”就是把一个乡镇的所有村级小学全部合并到乡镇所在地,用有限的资源,设置一所具有一定规模的学校,它是“撤点并校”政策的直接结果。“一乡一校”在有效配置教育资源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意想不到的问题,具体表现如下:

  第一,孩子们失去快乐的童年。现在农村的6岁孩童多数已经远离父母,寄宿乡镇中心小学,每天在“四堵墙”里学习,难得走出校门,失去了过去的许多欢乐……同时,孩子与父母一周或两周才能见上一面,家长无法照顾孩子的生活,使亲情之间的交流削弱,家庭教育的效力淡化,在一定程度上也转移了家长的教育责任。

  第二,增加学校管理难度。撤点并校后形成的乡镇中心小学,规模大,人数多,除了教学管理之外,千余名学生吃住在校,食宿就是一个不小的问题。如果管理者没有足够的心理准备和一套完善的管理体系,就会影响正常的教学秩序和教育教学质量,并且带来不良的社会影响。

  第三,加大教师工作压力。目前,大部分中心小学都实行寄宿制,六七岁的孩子入住学校,生活难以自理。这样,寄宿制学校的功能性有所扩张,教师不但要承担他们的教育教学任务,还要承担大量本该由家长承担的养育任务。许多教师坦言,他们承受了很大的精神压力。

  第四,加重家庭教育负担。学生上学路途遥远,不论寄宿与否,都会使农村家庭教育成本增加。如果学生每天回家,需要家长每天接送孩子上下学,这样,父母就要有一人全力以赴地负责孩子学习,影响他们的生产劳动,减少了家庭的劳动收入,间接地增加了家庭的教育成本;如果选择住校,学生生活花费大大增加,每月开支上百元甚至几百元都不足为奇。

  另外,“撤点并校”也导致地域文化传承丧失、农村校舍闲置、学生食宿不便、辍学增多和公共安全事故频发等问题。

  新《义务教育法》第十二条明确规定:“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保障适龄儿童、少年在户籍所在地学校就近入学。”可见,就近入学是农村学生的法定权利,一定要很好落实,未雨绸缪,科学规划。

  第一,恢复低龄学生就近入学。由于小学低年级学生生活上难以自理,情感上还需要成人给予关爱和温暖,当务之急是恢复农村小学三年级及以下学生的就近入学权利,回归传统的“晨读夜归”的走读模式。这种模式能够使家校紧密连接,孩子生活在父母的身边,他们的生活、学习、身体和心理各方面能够得到家长的及时照应。

  第二,启用原有闲置校舍。恢复低龄学生就近入学,尽量不要过多地增加教育投入,可以重新启用原有的闲置校舍。如果一个村的学生较少,需要把相邻两三个村庄的学生一块进行安排。新学校可以设在学生人数多的较大村落,同时,也可以把目前校舍保存较好的村庄作为新学校的选项。

  第三,培训学校生活教师。生活教师是伴随寄宿制学校的建立而出现的特殊教师群体。因此,在培训频次上,要保证其在正式上岗之前或之后至少能获得一次接受培训的机会,提高自身的职业素养;在培训内容上,要以教育规章制度、学校卫生条例、教师职业操守以及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主;在培训方式上,可以邀请大学中的教育专家、心理专家以及寄宿学校中的优秀生活教师共同进行研讨,切实解决生活教师的认识问题,全面提高他们的业务素质。(郝双才  作者单位:太原师范学院)

【编辑:王安宁】

>教育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