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上一页 同学会难找到共同话题 成自说自话“成就展示会”(3)

2013年09月27日 09:10 来源:中国青年报 参与互动(0)

  自说自话的“成就展示会”

  当吴康走进那间富丽堂皇的包厢时,第一个念头是,如果AA的话,得花多少钱?

  这是吴康本月的第二场同学聚会。之前是和本科同班同学一起,10个人,约在了一个可以喝下午茶的快餐厅,先“三国杀”再吃晚饭。

  对一群技术男来说,边打牌边聊天儿就是不错的消遣。稍微有那么一点情调的事,也不过是分享了其中一位从法国带回来的红酒。不过,结束的时候,所有人不得不按照主人的要求,把本该细品的红酒大口咽下,只是为了喝完它。

  在召集人要付账时,有人提议AA制,大家纷纷响应。最后,皆大欢喜,各自散去。

  带着上次聚会的良好印象,吴康决定也跟研究生同学聚一聚。只是,这次的“规格”高多了。

  研究生阶段,一个实验室的同学也是聚少离多,很多人上学期间就开始兼职、创业,就业是所有人身上的一座大山。现在看来,事业这主题贯穿始终,哪怕是在聚会的时候。

  首先发言的是组织者小范。他现在是一家公司的销售总监,每年都有一个非常吓人的业绩。除了跟那些名头很响的客户有私交以外,他开玩笑说,“大家伙喝酒,都来找我,全包”。

  这基本上奠定了当晚的发言模式,叙旧成了点缀,而介绍现有职务、成绩以及掌握的资源则是主题。用小范的话说,这样是为了老同学之间资源共享、互通有无,彼此提供助力。

  于是,饭桌上的同学基本就分成了两类。一是升官的。比如,老王在机关已经有了一官半职,是他们那里最年轻的副处级干部,大家就恭维他“前途无量”。另一类是自己当老板的。比如,杜文跳槽三次之后,自己开了公司,外地来的同学,都是杜文派司机去接的。

  至于其他人,比如,留在高校的,在国企的或是外企的,相比之下,都失了颜色。

  吴康觉得,这更像是一个成果交流会,先告诉大家你有什么,知道别人有什么,然后存档备用。你可以说它世故、功利,但必须也要承认,它现实、有用。上千万人的城市里,处处都离不开人情、关系,还有什么比“老同学”更有优势的开场白呢?

  那天晚上,所有人都聊得热闹,不少人都在加微信、存手机号码,仿佛之后只要密切联系,实现梦想就是分分钟的事。

  聚会结束的时候,大家都在感谢“杜总”。吴康知道是杜文埋了单,但他觉得阔气了的同学会反而变味儿了。记者 李丽

【编辑:马婷婷】

>教育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