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甘肃定西地震受灾学校秋季复课 确保师生安全过冬

2013年10月09日 09:26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中新网10月9日电 教育部近日在其官方网站公布《关于甘肃7.22定西地震受灾学校秋季开学复课情况专项督导整改情况公告》,《公告》指出,受灾学校根据实际情况配置取暖设备,保证正常教学期间的教室温度不低于18℃,加强安全教育和防范工作,确保师生安全过冬。

  岷县和漳县共有131所学校严重受损,共搭建活动板房271间、帐篷509顶。具体按照每间大板房或大帐篷教室配置2个火炉、每间小板房或小帐篷教室配置1个火炉、部分教师宿舍和营养餐储存室配置1套电暖气的标准,为131所学校配置火炉1114套、电暖气300套。据测算,岷县、漳县学校的供暖期约为115天。按每套火炉需燃煤1.5吨、每吨燃煤1500元,每套电暖气每天开10小时,每小时电费0.84元计算,共落实燃煤资金251万元、电费29万元。

  一是确保保暖。要根据学校实际情况配置足够的取暖设备,保证正常教学期间的教室温度不低于18℃。民政部门配发的火炉在9月20日前到位;通过政府统一招标或自行采购等方式购买的400套火炉和300套电暖气在9月底前全部安装到位;三分之一的取暖用煤在10月1日前运抵学校。二是确保照明。在活动板房和帐篷内增加白炽灯等照明设施,保证教室光线充足。三是确保安全。按规范做好教室照明线路的安装,防止发生漏电起火等安全事故;保证教室通风,防止因煤烟排放不畅发生中毒事件。教育、安监、电力等部门要定期深入学校对供电安全等情况进行专项检查,受灾学校要加强安全教育和防范工作,确保师生安全过冬。

  有关学生宿舍临时改作教室,学生在尚未完工的校舍上课的问题。主要出现在岷县梅川镇文斗九年制学校。为保证秋季正常开学,该校把即将建成的宿舍楼中的18间学生宿舍改成教室,安置5个班级236名学生上课。督导组督导检查时,学校个别教室的门窗和玻璃正在进行安装。岷县协调施工单位整改,现在教室内外墙的粉刷和门窗玻璃的安装已全部完成。

  个别受灾学校班额较大的问题主要出现在漳县石川中学。为保证秋季正常开学,该校对部分班级进行了合并,使五年级、八年级每班分别有73人和72人。督导结束后,漳县专门安排资金对石川中学受损校舍进行维修加固,并从新招录教师中为该校分配了4名教师。目前新招录教师方案已报上级主管部门审批,待教师到岗后,将重新分班解决大班额问题。

  督导检查发现渭源县上湾中学校园内存在建筑垃圾未及时清理的问题。渭源县划拨2万元资金给上湾中学,用于学校围墙维修加固和建筑垃圾的清理。师生饮食卫生问题还存在于岷县梅川镇文斗九年制学校,该校将3间学生宿舍改作食堂,使得教室和食堂没有分区。学校在校园内搭建了60平方米的活动板房,专门作为师生食堂。定西市同时组织受灾县对所有受灾学校的建筑垃圾和生活垃圾进行了全面清理,确保学校师生用餐安全。

  岷县、漳县共需拆除校舍4.25万平方米,其中岷县3.23万平方米、漳县1.02万平方米,目前已全部拆除。对边教学边施工的学校,有关部门已责成学校监督施工单位砌筑围墙,将教学区和施工场地完全隔离。对督导检查发现的渭源二中存在的危楼问题,渭源县已经责成学校对危楼进行停用隔离,并将学生全部安置到安全的教室上课。同时,有关部门已责成学校采取多种形式,对师生进行了安全教育。

  针对督导组提出的个别学校存在次生灾害隐患的问题,定西市已安排受灾县对各级各类学校的校舍、围墙、楼梯、宿舍(包括校外寄宿宿舍)、食堂、厕所、水电设施等进行了全面安全大检查,对安全隐患逐一排除、整改。

  有关部门要求市、县教育行政部门督促受灾学校对学生进行交通安全教育,并对学校施工场地和学生出行路段进行隔离。对个别不能隔离的场所和路段,由教师现场负责,确保学生进出校园的安全。学生上学、放学时,校门均有专人负责指挥交通。学生排好路队,由班主任护送学生至安全路段。交通部门按要求在距离校门50米处设置了减速带,在距离学校200米处设置了警示牌。

  此外,定西市已制定了灾后恢复重建规划方案上报省有关部门审批。同时,按照全省灾后恢复重建会议对灾区学校重建工作的总体安排部署,教育、规划、住建、国土等部门在近期开展了灾区学校重建选址和地质勘测等方面的工作,并对学校重建标准提出了指导意见。

【编辑:马婷婷】

>教育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