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评论质疑智能手机残害学生:应趋利避害

2013年10月16日 16:44 来源:重庆晨报 参与互动(0)

  10月4日,重庆铁路中学校长黄兴力在国庆假期里收到了一条“控诉”短信。这是一名学生家长发来的,大致内容是:智能手机残害学生身体,智能手机成瘾和网瘾是一样的。这名家长还表示,为了帮助更多的孩子,愿意匿名捐资40多万元,为全校4200名学生发放传统手机,要“救一个算一个”。

  “世上最远的距离,莫过于我在你面前,你却低头看手机”,这样的调侃,见证了“手机成瘾”的现实尴尬。于学生而言,一旦手机成瘾,便可能导致成绩下滑、视力下降、睡眠不好等多种症状。恰好因为自己的孩子智能手机成瘾,重庆一名家长便作出了一项大胆的决定———资助孩子的学校40多万元,让全校学生统一换成“普通机”,并表示要“救一个算一个”。一石激起千层浪,此事引发了公众对智能手机利弊的大讨论。

  对于这名家长的做法,在网上也是支持者反对者皆有。支持者认为影响孩子学业的智能机就当禁止,外国也有禁止中小学生使用手机的规定;而反对者则认为,拒绝新技术就跟拒绝使用电一样短视,而且一些学生使用智能机也是为了学习。这些观点,让一个常识再次得到重申:智能手机从来都没有原罪,关键看使用者如何用它。我们不能因噎废食,但我们也不能对学生们智能手机成瘾的现状无动于衷。因此,学校和家长作出恰当的监督和引导是必须的,一切都是为了孩子们的健康成长。

  智能手机从来都不是孩子们健康成长的敌人,也绝非洪水猛兽,关键在于如何趋利避害。在使用智能手机的学生群体中,有些是游戏成瘾,但有些是用于学习的,如查找英文单词、练习英语听力等。在利弊皆有的情况下,我们对智能手机的态度,便是如何让学生们最大限度地发挥智能手机有利的一面,同时最大限度地避开其有害的一面。简言之,就是要让智能手机成为孩子们学习的工具,而不是娱乐的道具。

  而要做到这,光靠孩子们的自觉,显然是完全不够的。毕竟,孩子的自制力差,很难完全抵制住游戏的诱惑。此时,需要的便是学校的引导与教育,让孩子意识到健康的重要性,意识到智能手机成瘾的危害性,让他们从内心深处树立起正确的价值观。至于这名家长的身份、目的等问题,在此事上倒不是重点,并没有深究的必要。对待一件事情,分清主次、抓住核心,才能更好地去解决问题,也才能更好地对症下药。

  对智能手机,如何趋利避害是关键,还需要教育工作者转变教育思维方式。譬如,可以丰富校园生活,让孩子们的兴趣从智能手机的游戏上转移。唯有学校、社会和家庭共同发力,才能引导孩子们向着更好的方向成长。 (重庆晨报评论员 龙敏飞)

  网友观点

  换不换同学们说了算

  @山东济南曲征:问题的关键是,要顾及同学们的感受,要听取同学们的意见,千万不能一刀切。

  治理效果要打问号

  @湖北武汉杨朝清:虽然我们能够理解这位家长的良苦用心,但是此举的治理效果依然要打一个问号。智能手机取代传统手机,是科技创新和时代前行的必然结果,“因噎废食”的做法不可取。

  剥夺了孩子的玩乐权

  @河北石家庄毕晓哲:既然“玩”是任何一个学生不可避免的心理和现象,单纯地“堵”只会适得其反。过去,学生们可以玩“捉迷藏”、可以“上山疯跑”……现在的孩子们能玩什么?

【编辑:白琥】

>教育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