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高考工厂”造不出诺贝尔奖

2013年10月17日 13:48 来源:齐鲁晚报 参与互动(0)

  尽管经过多次调整,当前我国中小学阶段“应试教育”和“应赛教育”仍占主导。在高压态势下培养出来的学生,不但思考和创造的活力受到影响,在学习方面往往也坏了“胃口”,遑论长期坐冷板凳潜心做学问了。

  有资格冲击诺奖的是极少数人,但我国在诺贝尔自然科学奖项方面的缺失,多少暴露出创新人才培养方面的短板。这一问题不解决,不仅冲击学术高峰的顶尖人才“出不来”,对整个国家的科研水平提升乃至经济社会发展都是大的阻碍。

  人才培养是长期的过程,教育在其中发挥着基础的,也是非常关键的作用。尽管经过多次调整,当前我国中小学阶段的教育格局始终未能有本质突破,“应试教育”和“应赛教育”仍占主导。单一的教育模式和评价体系,把学校变成标准化流水线,也把学生逼成了考生。这也是中国孩子能在学科竞赛中打遍世界无敌手,但想象力、创造性却有欠缺的重要原因。

  青少年阶段正是一个人学习能力、思维能力、观察能力等基本能力养成的时期。但在分数的指挥棒下,基础教育“功利化”的特点非常明显,考得到才学,考不到的就放一边,死记硬背的东西多,自主探索的东西少,孩子们天性中好奇、好玩、自由想象的成分,往往被挤压得没了空间。

  尤其让人焦虑的是,只要升学率高、高分考生多,无论怎样严苛管理、拼命灌输,哪怕把学生的活力榨干,学校依然会被公认为“好校”、“名校”。像安徽六安市的毛坦厂中学,就是以军事化管理和高上榜率打响了品牌,虽然被称作“高考工厂”,但每年来这里就读的学生还是达到1万多人,以至于到了课堂上人满为患,教师必须用扩音器讲课的程度。

  在教育价值观出现扭曲的情况下,改革也异常艰难——家长不愿意孩子冒风险,学校和教育行政部门也不愿从自己身上动刀子。教育创新喊得震天响,但吃螃蟹的却不多。新路迟迟趟不出来,旧模式却一天天变本加厉。

  最后吃亏的还是接受教育的人。近日北大教授郑也夫在谈到“中国教育病理”时作出预测:只要在中国大陆受了十二年中小学教育,日后即使上哈佛、耶鲁,都不可能得诺贝尔奖。郑教授的说法虽然武断,但并非全无道理。在高压态势下培养出来的学生,不但思考和创造的活力受到影响,在学习方面往往也坏了“胃口”,遑论长期坐冷板凳潜心做学问了。

  其实,教育如果被形式主义和功利价值观绑架,脱离了解放人、启迪人的目标,那受影响的不光是科研创新。改革虽然有诸多困难,但希望尽快有破冰之举,毕竟,人的成长没有回头路,一旦被耽误,可不光是获不获诺奖的事。

【编辑:杜雯雯】

>教育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