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高额助学金让学子效贫不效优 评价监督存隐忧

2013年10月29日 15:46 来源:海南日报 参与互动(0)

  海南一些大学的助学金名额要远远超出奖学金名额,且奖金都相当丰厚。专业一等奖学金一个班就1个名额,奖金1200元;而国家励志奖学金一个班5个名额,奖金5000元,助学金名额8个,奖金3000元。“相比之下,大家更愿意当贫困生。”一位大二学生这样说。    

  俗语云:读书人死好面子。往往书越读越厚,面子却越读越薄。可近日一则网络上热转的“大学生演讲比穷赢取助学金”的微博似乎颠覆了传统的“读书人好面子”一说。同为“读书人”的高校管理者和大学生们明知读书人面子的重要性,却为什么还要去撕破别人的脸面或者放弃自己的面子呢?

  越来越多的贫困生

  愿意“说情况”了

  “‘演讲’谈不上,最多也就是‘说情况’。”海口某高校一名大三班长小刘告诉记者,他们班每年都会采取这种贫困生“说情况”,然后评议小组或者全班同学投票的方式来决定助学金候选人。

  据小刘介绍,他们不会强制每位贫困生上台当众“说情况”,根据自愿的原则,不愿意讲的可以写书面材料,然后由班主任审查。

  “只要有一个人上去讲,其他人也会跟着去讲。现在越来越多人愿意‘说情况’了。”小刘告诉记者并不是所有贫困生都排斥这种当众“说情况”的方式,有的贫困生甚至会提前几天为“说情况”做准备。

  “别人都上去讲,你不讲,那一年的学费就没有了。”一位大二的贫苦生小蔡说出了她的苦衷,虽然她不愿意上台“说情况”,但想到一年5000元的国家励志奖学金基本上可以抵清一年的学费,她只有硬着头皮上台。

  “不说大家怎么知道每个人情况怎么样?”大一新生王健告诉记者,他们班刚刚选完贫困生,为了公平、公正,也采取了“说情况”的办法。    

  记者走访了海口多家高校,据高校学生和老师们反应,评助学金“说情况”方式普遍存在。虽然大家都觉得这种方式有失读书人的“体面”,但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

  家庭情况调查表

  成一纸空文

  据海口某高校负责学生资助工作的符老师介绍,每年学校都要求学生填写一份家庭情况调查表,然后由当地民政管理部门审批盖章,用于评定学生助学金,如果是大一新生这张调查表就跟大学录取通知书一起寄出。

  “有的学生会拿着一张空白的家庭情况调查表先去当地民政部门盖章,然后再拿回家慢慢填写内容。”符老师告诉记者,据她了解,很多同学都采取这样的方法,当地民政管理部门在学生家庭情况的审查方面根本不予以重视。

  在这样的现实情况下,家庭情况调查表无疑就变成了一纸空文,无法成为高校管理者们衡量学生家庭贫困情况的依据。来自五湖四海的学生们进了校门,评定助学金的责任就落在了高校管理者们的头上,为了公平、公正、透明,他们不得不重新采集学生家庭情况信息,采取“说情况”的方法,以贫困生的“面子”为筹码担保情况的真实性。

  高额助学金

  让学子“效贫不效优”

  “专业一等奖学金一个班就1个名额,奖金1200元。而国家励志奖学金一个班5个名额,奖金5000元,助学金名额8个,奖金3000元。你说大家愿意当成绩优秀生还是贫困生?”大二学生小倩告诉记者,现在班里是“效贫不效优”。

  记者从某高校学生资助科了解到,以该校2012年国家奖助学金分配情况为例,国家奖学金全校名额35人(平均一个系一个名额),奖金8000元。国家励志助学金名额510人,奖金5000元,国家助学金春季学期资助3571人,秋季学期资助3716人,奖金3000元。

  其中,只有国家奖学金是针对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设置的,国家励志奖学金和国家助学金都是针对贫困的学生设置。从名额上来看,助学金的名额要远远超出奖学金名额,且奖金都相当丰厚。  

  “助学金那么多,谁看着不眼红?我们班每次到助学金评选的时候,都争得耳红面赤。”大四学生小雨告诉记者,就是因为争助学金,现在即使快毕业了,有的同学之间依然感情非常冷淡。

  评助学金工作人员

  严重不足

  “一个系几百号人,而负责的辅导员老师就只有寥寥几个人,怎么把每个学生的情况都摸得清楚?”一位高校辅导员李老师告诉记者,每次到了评助学金的时候,都忙得焦头烂额尽量做到公正,却还有一堆同学上门告状。

  李老师说,按照国家标准是200名学生配备一位辅导员,而学校的情况是300名学生配备一名辅导员。辅导员老师人手不足,只能把班委和其他同学也拉进来进行助学金的审评,这样的情况也难怪会造成贫困生上台“说情况”的局面。

  高校助学金

  引发的思考

  如今高校里再也看不到吃不起饭,穿不起衣的寒门学子。竟也有人顶着“贫困生”的帽子,却手持Iphone,身着高档名牌。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是否需要对“贫困生”一词进行重新定义?

  对此,一位高校老师提问:如何打破“效贫不效优”的局面?让更多的助学资金运用到激励学术创新上?

  各种生源地贷款、绿色通道、爱心借款方式难道不能满足学子踏入校园门槛的需求?各种勤工俭学难道不能让寒门学子们靠自己的努力填饱肚子?伸手得来的助学金,会不会让一部分寒门学子养成一直向社会伸手的习惯?(记者 侯 赛)

【编辑:吴涛】

>教育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