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小学中转站做2年邻居 城管:只能加强清洁管理

2013年11月04日 13:56 来源:华西都市报 参与互动(0)

  10月28日,位于锦华路上的这处垃圾转运站与学校只有一街之隔。

  10月28日,垃圾转运站的门上挂着停车场的牌子。

  “人家说学校是书香缭绕的地方,香还没感受到,臭气倒是扑过来了。”近日,家住成都东怡园的张女士很郁闷,6岁女儿就读的小学竟然位于一家垃圾中转站旁边,常被臭味“袭击”。而根据2006年8月1日起施行的《生活垃圾转运站技术规范》,垃圾转运站不应建在学校附近。

  记者调查发现,在小学建成之前垃圾中转站就已存在,距离现址30米左右,两年前才搬到与小学一街之隔的地方。锦江区城管部门环卫科相关负责人表示由于小学后建,他们只能进一步加强除臭和清洗工作,尽量不要影响学生。

  现场:垃圾站毗邻小学操场

  10月31日中午,记者来到位于锦华路一段的这家垃圾中转站。中转站与小学操场隔着一条宽约10米的马路。尽管有一条4米的绿化带,而且中转站大门不对着小学,但是由于中转站没有密封,还是有一股酸臭的味道传出来。

  “这里每天转运的垃圾有30多吨,棚子里面装不了,还得堆到空地上来。”一位刚从小区运垃圾回来的环卫工人说。这个垃圾中转站面积约160平方米,一边是有屋顶的垃圾棚,另一边则是露天的水泥地,接收大部分东光街道辖区内的垃圾。

  街道:先有垃圾站后有学校

  根据2006年8月1日起施行的《生活垃圾转运站技术规范》,垃圾转运站不应建在学校、餐饮店等人口聚集的场所。但这家中转站咋选在小学旁边呢?

  “这个垃圾中转站在这里快10年了,小学才建了5年。小学校门口的那条路去年才通。”东光街道办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锦华路一段附近区域,原来比较荒凉,很适合建垃圾中转站。随着整个区域的规划发展,后来才有了一些小区和店铺。

  东光街道辖区每天产生的生活垃圾将近52吨,共有3个垃圾中转站进行转运。与小学做邻居的垃圾中转站承接了辖区30吨的垃圾。街道办负责人表示,垃圾中转站安家问题也让他们很头疼,现在整个辖区很难找到大面积空地来建垃圾转运站。

  学校:与中转站做了2年邻居

  “最初小学操场与垃圾中转站不止隔一条马路,原来的垃圾站离现在的地方30多米。两年前,才移到马路对面。”小学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所小学属于周边小区的配套小学,初建时并不在垃圾中转站旁边。

  对此,街道办解释是为了处理污水的方便。“以前那个地方,没法接地下管道,污水不能处理,而且那个垃圾中转站太小,设施也简陋。”街道办相关负责人说,因此他们才选择将垃圾中转站搬了30多米。现址则接上了城市的地下污水处理管道,可以进行有效排污。

  城管部门:只能加强清洁管理

  “小学是在垃圾中转站后建的,对臭味问题,我们只能加强清洁工作。”锦江区城市管理局环境卫生科相关负责人说。尽管按照规定,垃圾中转站不应建在学校附近,但是由于这个垃圾中转站是在小学建成之前就已经存在了。因此,他们只能加强清洁管理。

  “运完垃圾后对地面进行多次清洗,喷洒除臭剂,还有尽量压缩在门口装运垃圾的时间。”该负责人表示环卫科会加强清洁工作,尽量不让臭味影响到学生。(华西都市报见习记者 谢燃岸 张鹿 摄影 杨涛)

【编辑:白琥】

>教育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