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该"滚"的是应试教育 不是知识本身

2013年11月04日 14:21 来源:河北日报 参与互动(0)

  近日,在第六届北京可持续发展教育国际论坛上,中方展示的高考数学题震惊了国外学者,他们惊呼:“英国学生大学一年级才学‘直角三角形两边分别是3厘米和4厘米,问斜边长多少’的勾股定理,而中国高中生就做复杂的数学题。”教育部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张力也表示:英国学生做中国的高考数学题,有一半都不及格,而英国的考题,我们初中一年级的学生就会。

  此事迅速引起热议,网友们纷纷吐槽“被数学虐过的那些年”。对于高考数学,网上一片呼吁取消之声。一项有近10万网友参与的关于“数学该‘滚’出高考吗”的调查显示,7万多网友支持数学“滚”出高考,称实际生活中数学真正广泛使用的只有加减乘除。但也有许多被调查者表示,作为一门非常重要的基础学科,数学理应在高考中占据重要位置。数学究竟该不该“滚”出高考?正反两方各执一词。

  赞成:仅为“做题”学数学并无实用价值

  “学了十几年数学,最后也就用来数数钱。”这一句略带调侃的抱怨,让无数曾经饱受数学“折磨”的网友产生强烈共鸣。

  新浪网网友童类认为,大学毕业后,真正走学术道路的人是少数,大部分人从事的是普通工作。初、高中时花费大量时间学习的立体几何的公理与证明,椭圆、双曲线与抛物线的表达式,微积分等,在走向社会以后根本用不着。从这个意义上看,让中学生普遍学那么高深的数学完全没有必要,完全可以让他们用学数学的时间学习对以后工作更有用的课程。

  网易网友许迟发帖称,“我今年刚高考完,个人的感觉,高考中的数学要考好,依靠的并不是或者说并不完全是思维能力,一般智力的人依靠大量做题,大量总结熟悉题型,就可以取得不错的成绩。数学作为思维工具的作用,在高考中几乎得不到体现,而仅仅是考大学的筛选工具。很多高考中数学成绩顶尖的学生,并不理解数学的含义,只是刷题刷出来的高分而已。”

  在搜狐网网友“梦离柯”看来,数学的本质是一种工具,数学研究并不会产生价值,只有将数学应用到需要的地方,如物理、化学、会计、计算机等领域,才会产生价值。所以数学应该根据实际需要来学习,而不是学得越多越好。

  反对:学数学重在培养逻辑思维

  “凡事先问‘有用没用’,‘没用’就‘滚’出去,这种庸俗、肤浅、功利的‘实用主义’值得警惕”——新浪网网友“翼在天”的这句话,喊出了许多反对高考取消数学者的心声。早在数百年前,培根就告诉我们“凡有所学,皆成性格”,学数学虽然看不到直接的功用,但却是提高国民素质的基本途径之一。

  天涯论坛网友“戳破纸老虎”认为,学数学并不是简单做题,更多的是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帮助学生学会思考。证明、计算的过程,是淬炼与提升逻辑思维能力的过程,这有助于人们提高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生活与工作的效率。如果说语文是文科的基础,那么数学就是理科的通用“语言”。因此,不能简单地说是否要把数学赶出高考,而应该思考用怎样的方式考更好。

  媒体人练洪洋也表示,深深铭刻在头脑中的数学精神、数学思维、逻辑推理和看问题的着眼点等,会随时随地在每个人头脑中发生作用,让我们终身受益。有位先哲说过,没有数学,我们无法看透哲学的深度;没有哲学,人们也无法看透数学的深度;两者皆无,人们什么也看不透。可见数学不仅是一门科学,在某种意义上说也是必备的哲学,对人生有着更深远的意义。

  深思:该“滚”出去的是应试教育,而不是知识本身

  对于出现“高考是否应该取消数学”的争议,教育专家熊丙奇直接点出了原因:“数学‘滚’出高考”不过是一种情绪化的宣泄,其背后的根本问题是,现行的高考录取制度的弊端导致学科教育偏离本质,引发了公众不满。他认为,我国现行的“教育招生考试”一体化的考试录取制度,使学生陷入题海之中,产生了基础教育“应试化”的现象。如果“教育招生考试”一体化的格局不变,那么无论怎么进行高考科目调整、分值调整,即使让数学、英语等科目全都“滚”出高考,学校、老师、学生和家长的思路也不会得到根本改变,中学教育也难以走出应试格局。

  《解放日报》刊发的《学数学岂为数钱?》一文也分析说,一个需要警惕的问题是,在一些人那里,对应试教育的否定,已经走向对知识本身的否定。

  正如熊丙奇所言,要让学科教育回归本质,必须打破“教招考”一体化,实行“教招考”分离,更大范围地将招生录取权交给大学,把考试的功能从选拔转为评价。这样,大家才不会有情绪化的抱怨,整个社会也才会走出高考改革焦虑。

  编辑/整理 梅刘柯 张博

【编辑:王安宁】

>教育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