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特教骨干:家校联合不放弃一个孩子

2013年11月05日 10:14 来源:京华时报 参与互动(0)

  2006年,带着特教人“办好特殊教育,让教育无残缺”的梦想,赵丽娟走进密云县聋人学校。从踏进校门的第一天起,她就立志将特殊教育作为自己的事业。7年来,她根据每名学生的情况,制订个别化教育计划,学习生活两手抓,从一名特教新兵成长为县级青年骨干教师。

  个别化教育从吃饭开始

  多动症、孤独症、重度智障、肢体残疾……当赵丽娟第一次看到班里这些特殊的孩子时,她的心就和孩子们绑在了一起。

  面对各不相同的学生,赵丽娟为每名学生制订了个别化教育计划,不仅涵盖日常教学,还涉及学生生活。

  赵老师班里有一个小女孩,长得很可爱,却是个多动并伴有言语缺陷的孩子,除了爸爸、妈妈和叫老师“姐姐”外,几乎不会说话。初来学校时,完全不适应学校生活,就连吃饭都成问题。开学几天来,总是听到生活老师的抱怨。为此,赵丽娟开始每天中午在食堂吃饭,专门坐在她旁边督促她。经过一段时间观察,赵丽娟渐渐发现,小女孩吃米饭还可以,吃包子就很困难。于是,她把包子掰成一小块一小块的,用小勺喂孩子吃。慢慢地,小女孩可以很快就吃完,也不再弄得满脸是饭了。

  生活化教育给孩子留尊严

  通过与学生的磨合,赵丽娟根据每个学生的个性特点,在教学中不断探索适合他们的学习方法,并小心呵护着他们敏感的心。她认为,每个孩子都要有尊严地活着,对于这些饱受命运折磨的特殊孩子来说更是如此。

  赵丽娟班里有个轻度智障的小女孩,患有小儿麻痹,自小跟着爸爸一起在农村生活,从没有感受过母爱的温暖。从入学开始,她就成了一名住宿生。白天跟着赵老师在教室上课,晚上趴在赵老师宿舍的窗台上,就像“跟屁虫”一样。几年下来,小女孩成了赵丽娟的“左膀右臂”,班里的大事小情都能帮忙处理。然而女孩有一段时间总是尿裤子,身上散发着异味。每当这时,赵丽娟都会安排住宿生换衣服,这样她就很自然地换下了脏衣服。“毕竟女孩子长大了,有了自尊心,我为她能有这样的自尊心感到高兴。”几年蜕变后,那个曾经浑身散发着异味的小孩子摇身变成了大姑娘。

  家校联合不放弃一个孩子

  “不拒绝每一个孩子是我们的宗旨。无论他是什么状况,我都会公平对待。”赵丽娟说。

  有一个学生入学时已经14岁了,情绪暴躁,不进教室,到处乱跑,个子比赵丽娟还高,力气也比她大。有人说,这样的孩子,还来学校干吗?可是赵丽娟发现他的妈妈每天来回坐车20公里陪读,无论刮风下雨。于是,赵丽娟决定联合家校之力,给孩子一个希望。每次学生微小的进步赵丽娟都和家长交流,随时沟通孩子的表现。经过2个多月的适应以及家校“双管齐下”,孩子慢慢可以坚持上课,并跟从老师指令打扫卫生、收垃圾等。

  >>校长评价

  密云聋人学校副校长张立新

  不是命运选择了她,是她真真切切地选择了特教事业,选择了特教学校,选择了一辈子面对残疾儿童,选择了于平平凡凡、点点滴滴、踏踏实实、潜心钻研中用爱心滋润着每一个弱小的幼苗,这就是密云聋人学校的赵丽娟老师。

  京华时报记者李琦

【编辑:王安宁】

>教育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