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乡村教师守望“山洞小学”30年 不愿山里娃失学

2013年12月10日 09:13 来源:人民网 参与互动(0)

  刘浩18岁高中毕业后,就一直在四川省南充市营山县明德乡干洞村的“山洞学校”教书,如今已过去30年。

  日前,人民网记者前往干洞村,走进乡村教师刘浩和他一直坚守的“山洞小学”。

  找寻:学校位于高山之巅 山路崎岖行进艰难

  位置偏远、山路崎岖、交通落后,找寻“山洞学校”的路显得异常困难。

  记者从成都出发,沿高速公路行驶200余公里抵达了南充市;从南充到营山的路是普通公路,100多公里路程开车用时近两小时;从营山县城到明德乡是71公里的山区公路,弯道很多,驾车必须十分小心,记者再用了两个多小时才到达明德乡。一路颠簸到达明德乡后,记者已筋疲力竭。本以为这里就是目的地,可谁知竟还有4公里路程。

  记者本打算在明德乡租一辆摩托车自己前行,可行驶不到200米便打消了这个念头,因乡村公路坡度太陡,根本无法驾驶。

  无奈下,记者只有让两位当地村民驾摩托车带路前往干洞村。原来村民口中的公路,根本就不算路,不要说骑摩托车前行,就算步行,都十分困难。

  行程中整个车速只能以每小时10公里的速度前行,经过半个多小时,记者终于抵达山顶。

  可这里还不是学校所在地,剩下的路只能徒步前行。没走多久,一阵孩子们的欢笑声打破了山里的宁静,循声而去,学校终于出现在前方的山岗上。

  放眼望去,山下村民的房子隐约可见,学校的教室就修建在悬崖边上。

  学校:教室四壁透风 全校三个班23个学生

  记者走进干洞村小学,看见学校教室前面就是悬崖,另一面是一个山洞,一所名副其实的“山洞小学”跃然眼前。

  教室分上下两层,建筑很古老,给人感觉至少有50多年历史,其破旧程度让人觉得,即使在偏远山村也很难看见这样的建筑物。

  “这是我的母校,当年我就在这里读小学。”刘浩老师说,这所学校是这个大山现在唯一留下来的乡村小学。

  穿过狭窄的校门,看见孩子们在教室另一侧的山洞里嬉闹。山洞里的一块小平地是孩子们天然的操场,除用砖头和水泥垒起的一张乒乓台外,剩下的就是一排排菩萨的塑像,原来这个山洞还是当地人烧香拜佛的一座小庙,同时也是孩子们课间活动的唯一场所。

  上课时间到了,孩子们依次走进教室。川东北山区的冬天异常冷,记者眼中所谓的“教室”四壁透风,山里的风吹来格外刺骨,可孩子们都说不冷。

  从校门进去,一楼右边有两个班级。五年级只有3名学生,教室里两名女生和一名男生在自习,教室面积不足5平方米。穿过五年级的教室,刘浩老师正在给一年级的同学上语文课,一年级有12名学生。

  从学校门口左边进入后,沿着陡峭的石梯走上二楼,三年级的8名同学正在上自习,这间教室依然四壁透风,教室后面摆放着以前留下来的课桌和黑板。

  记者了解到,干洞村的“山洞小学”共有三个班级、23个学生。

  孩子:在家读书省钱 不想让爸妈太辛苦

  “山洞小学”的孩子们都格外懂事,大多数都是留守儿童或者单亲家庭。

  刘双今年8岁半,是三年级的一名女生,她是全校学生中个子最高的一个,家住干洞村游家坪,以前在父母打工地珠海上学,上学期才转学到这里。

  “在外面上学虽然好,可是要花很多钱,我不想爸爸妈妈打工挣钱太辛苦。”刘双告诉了记者她回家读书的原因。

  9岁的邓阳,家住干洞村雷家坪。他皮肤黝黑、个子瘦小,长得机灵可爱。邓阳眼含泪花地说,“最希望春节快点到来,只有春节才可以见到爸爸妈妈。”

  9岁的李冰冰和哥哥都在“山洞小学”读书。“如果不在这里读书,只有去明德乡完小上学。”冰冰说,那样的话需要租房子,还要让爷爷奶奶去照顾我们,家里的地就没人种了。

  “山洞小学”的孩子中,最远的上学需要步行一个多小时,但让人欣慰的是,他们从未发生过一例安全事故。

  记者与孩子们简短交流后很感动,找到了山洞小学存在的原因,也找到了刘浩老师坚守30年的理由和价值。

  刘浩:坚守30年 因不愿看到山里娃失学

  刘浩中等身材、年过半百,头发稀疏、神情淡定,30年的青春奉献给乡村教育却无怨无悔。不惑之年还与“山洞”为伴,只因不愿看到山里娃失学。

  “我18岁高中毕业后,就成为这所学校的一名代课教师,以前的公办教师都走了,我只有留下。”刘浩说,其实他有很多次机会走出去,可心里真舍不得山里的孩子,不愿看到他们失学。

  刘浩的父亲也是一名教师,在重庆工作并一直居住在那,因此,他去过最远的地方就是重庆,因为要去那里看望父母。刘浩有一双子女,儿子在部队当兵,女儿在营山中学上高二。如果说刘浩有什么遗憾,那就是当代课老师收入微薄,没有让子女和家人过上好的生活。

  刘浩虽然有遗憾,但也有自豪。“我们山里的孩子通过我的基础教育,走出了大山。”刘浩说,他教过的学生有考上东北电力大学和复旦大学等高校的,而且没有孩子辍学,这是他最大的自豪。

  最让刘浩高兴的是,每天看见孩子们上学和放学时的身影,以及他骑摩托车到明德乡完小帮孩子领取面包和牛奶的时刻。

  “最让我尴尬的是面对庙宇的菩萨,不知道怎么给孩子解释。”刘浩说,无奈之下他只有解释为工匠们留下来的传统工艺。

  早在四年前,刘浩就被评为“2009感动南充十大人物”,为了梦想,为了山里娃的成长,他还将继续在“山洞学校”里坚守。(记者 郭洪兴 李平)

【编辑:何敏】

>教育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