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南方日报:异地中考需考虑广州实际承载能力

2013年12月11日 09:46 来源:南方日报 参与互动(0)

  笔者作为广州市民代表,全程参与了广州市异地中考公众意见征询委员会的征询工作。除了在自己的实名认证新浪微博(@松松老爸)和若干家长集中的互联网论坛发布征询意见信息,还在广州市越秀区博雅青少年成长服务中心(广州市中小学生家长NGO组织)和广州市执信中学、广东实验中学天河附属学校、广州大学附属中学等学校实地走访了家长和校方领导。

  广州异地中考新政建议发布后,针对社会各界在互联网线上和线下的反映,结合自己参加广州市异地中考公众意见征询委员会研讨的体会,认为有以下几个方面值得社会各界关注。

  首先,所有教育政策的出台,必须基于广州市的教育资源实际承载能力。过渡期设门槛,须满足初中三年完整学籍,各公办普高招收非政策性照顾借读生的比例也设了8%的上限,与以往通过择校招收非户籍学生的比例大致相当。“设置该门槛是为了防止有外地学生在过渡期间转学到广州念初中,对广州的教育承载力造成挑战。”广州市教育局有关人员这样解释。过渡期转学有两种情况:一种是父母有广州户口,因工作调动把孩子从外地转学到广州,这种学生即使没有三年学籍也可以被公办高中招收;但如果父母不在广州工作,只是冲着广州优质资源(即免费读公校)而把孩子转学过来的,就不能满足公校“学籍满三年”的要求了。

  第二,无论过渡期内还是过渡期外,广州市政府都给异地就读学生送了一个大礼包。由于国家层面已经取消择校计划,所以符合三年完整广州目前初中学籍的外地学生也可以与广州户籍学生一样填报广州的公办高中。如果被录取,他们也不用再缴纳择校费。过渡期后公办高中招收符合条件的随迁子女,也继续享受这样的大礼包。这一定程度上,显示了广州市政府坚持以人为本、保障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受教育的权利、促进教育公平的行动,对于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维护社会和谐具有重要意义。

  第三,新政建议的出台给外地家长投资广州教育起了提醒作用。据教育部门提供相关数据统计,近四年来,非广州户籍学生通过择校进入公办普通高中的录取比例按同批次录取总人数分别为:2010年7.1%、2011年8.6%、2012年9.5%。2013年9.2%。中考新政建议采取8%,一方面是接近历年的平均值,波动不大;另一方面也是委员现场投票表决的结果。在征询会中我也提出,对普通高中招收随迁子女的比例分层设置。如备受热捧的重点学校招收随迁子女的比例为8%,而其他普通高中设置的上限扩大为10%。但未被采纳。教育部门的说法是,这一设置没有先例,在实际操作中比较困难,不利于政策的一贯实施。同时,将学校分等级设比例不利于广州教育的均衡发展。

  第四,广州中考新政建议的出台,是广州市的民办教育的提升机会。每年初中毕业生维持在12万人(9万本地户籍、3万外地户籍),公办高中的承载能力一直维持在6万个学位,而民办高中一直停留在4500人以下的招生数量没有起色。民办高中招收学生,不限户籍,也可以作为中考学生的一个选项。

  第五,广州中考新政建议的出台,从另外一个侧面,为广州市中等职业教育提供了契机。按照广州市委、市政府规划建设广州教育城的部署和要求,市属中高职院校从明年开始组团、分批进驻教育城的规划,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6%以上,而且就业质量也不断提高。高中生、大学生“回炉”读职校、高分段应届初中毕业生报读中职学校的人数连年成倍增长的现象,充分说明了越来越多人认识到技能型人才的价值和中职学生的就业优势。如果广州市的中等职业教育围绕改革培养模式、改革教学模式、改革办学模式,能够更好地服务广州乃至整个广东的经济发展,外地户籍报读也会成为一个新的热点。(严凯 作者为广州市异地中考公众意见征询委员会委员)

【编辑:吴涛】

>教育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