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三个高校毕业生创业的故事:创业,盼着帮点啥?

2013年12月13日 09:35 来源:人民日报 参与互动(0)

  在日前举办的“2013浙江农业博览会”上,大学生农业创业成果成为一大特色,吸引众多观众驻足参观。

  李 忠摄(人民图片)

  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决定》指出,要“健全促进就业创业体制机制”、“完善扶持创业的优惠政策,形成政府激励创业、社会支持创业、劳动者勇于创业新机制”,并强调要“实行激励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政策”。

  近年来,为鼓励大学生创业,国家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加入自主创业的队伍。然而,相比欧美一些发达国家10%以上的创业率,我国高校毕业生不到2%的创业比例显然不尽理想。创业动力不足、成功率不高的背后,有哪些需要政策及时调整优化的地方?相关部门在哪些地方还做得不够?让我们听听大学生创业者们的亲身经历,答案也许会更加明朗。

  ■创业教育能否更有针对性?

  “与开设课程相比,更需一对一的帮助”

  近两年,面向高校毕业生的创业大赛搞得热火朝天。不少获奖者一参加完比赛就有风险投资商找上门来,顺利地开办起公司。

  这股热潮也激励着济南大学信息学院读大三的于宏斌,“我也要创业!” 今年6月,于宏斌所在的智慧校园社团,与文化产业社团、数字媒体社团一道,发起成立了一家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小于任总经理。他们打算借助身在校园、更了解学生诉求的优势,打造一款“智慧校园”软件平台,让学校生活更加方便。

  不过,真正投入到创业过程中,于宏斌才发现,创业没想象的那么简单。

  在学校老师帮助下,这些还有些孩子气的大学生,从一名企业家校友那里借来30万元注册资本金,承诺一定期限内还清。原本想着兑现承诺没问题,却发现软件开发需要较长周期,已近年底,也只做出一个大构架。半年来,公司运营全是凭另一项业务在支撑——花10万元购置了一台LED大屏幕,通过为晚会、庆典、活动提供舞台服务赚钱还钱。

  “比起做舞台来说,他们正研发的‘智慧校园’要难得多。目前来看,项目构思还有些模糊,需要考虑再清楚些,真正让好想法落地。”济南大学就业指导中心主任孙卫星评价道。于宏斌也坦言,现实与理想之间确实存在不小差距,“需要学校里、社会上有经验的老师推着我们走。”

  正如小于所言,一项调查表明,七成以上的创业者需要创业培训,九成以上的大学生认为创业教育对创业很有帮助。国务院办公厅今年也发文要求,各高校要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专业教学和人才培养全过程,并将创业教育课程纳入学分管理。

  “在我们学校,大多数人还是想考研、进企业、当公务员,有创业意愿的学生只占很小比例。”于宏斌觉得,比起面向全体学生的创业教育来说,手把手、一对一的创业辅导与帮助来得更加实在。

  举办创业竞赛,可让学生全程谋划、全面学习,效果不错,但受益面窄;专门开设课程,受益面广,可针对性又不是很强。有专家建议,可以借鉴其他国家经验,组建由企业家、政府工作人员、专家学者和创业成功人士组成的创业服务团队,根据创业者的个性需求提供方案设计、项目选择、风险评估等“一条龙”创业资源服务。

  目前,这一设想也已在一些高校实现。浙江大学、山东财经大学等院校建立了类似的导师带徒机制,招募当地企业家做创业导师,学生们需要请教问题可随时联系,“大手拉小手,路途更好走。”

  ■发展机会能否适当倾斜?

  “一直想投标,可门槛有点高”

  经营了两年多,合肥学院毕业生储伟伟的慕尚健身器材网店步入了稳定发展期,月均营业额近20万元,业务范围覆盖北上广、港澳台以及海外。

  “在我国,健身器材算得上朝阳产业,前景广阔!”25岁的储伟伟信心满满又冷静审慎,“虽然我们在网上做得风生水起,但不能自我满足,而应抓住机遇,抢占实体销售渠道。”

  不过,对他来说,实体销售这块骨头,并不好啃。

  去年下半年,储伟伟暂将在浙江义乌经营的网店托付给同伴打理,自己则转战合肥,试图开拓家乡健身器材市场。三四个月时间,他跑遍了省城30多家大型健身房,尝试与他们洽谈供货事宜。挨家跑下来,得到的回应总是拒绝,“连锁健身房一般都跟大公司有了长期稳定的合作,不会考虑我们这样的小不点儿。”

  健身房市场进不去,储伟伟又开始留意集体采购这块蛋糕,“学校、医疗机构包括政府部门,都有这方面需求。”

  一次次碰壁,使本以为发现新大陆的储伟伟逐渐意识到,他离“海岸线”依然很远。招投标中的高门槛,让他扩大业务的梦想只好暂时搁浅:有些要求营业执照注册时间在3年以上,可他的公司今年4月才注册,之前两年都算个体户;有些采购方对注册资本金要求较高,大多是在三五百万元以上,可他的注册资金才100万元,也显然达不到要求;最无奈的,是有些要求投标者必须有过同类项目经验,“如果大家都要求这一条,那我们永远连投标资格都没有。”

  “从采购者角度看,肯定也觉得从规模大、更成熟的供货商那里拿货放心些。但如果没人愿意给个机会,我们怎么能证明自己,又怎么能成长壮大呢?”储伟伟显得颇为无奈。

  据了解,目前我国许多招投标中的企业注册资金、员工人数、财务指标限制,基本将小微企业隔在了门外。对此,不少地方试图先从政府采购入手,把门开一条缝,让小微企业也有平等的竞争机会。像在江苏徐州,2011年便针对大学生创业企业制定了政府采购帮扶政策,其中提出,“参加资格竞争的大学生创业企业所报最高限价与其它供应商报价相同时,优先确定为政府采购协议供货商。”而在重庆,今年5月发布的《重庆市政府采购促进中小企业发展暂行规定》中,也专门设置了直接面向中小微企业的政府采购目录,还提出小型和微型企业的采购额应占政府采购项目预算总额的18%以上。

  听说这些政策,储伟伟有些羡慕。“像这样雪中送炭的政策,何时能到我身边呢?”

  ■税收负担能否再轻一些?

  “网店拼价格,成本不能太高”

  刚过去的“双十一”,湖南工业大学毕业生李洋在天猫商城经营的运动服装店火了一把。当天销售1.3万单,营业额超400多万元,创下开业一年多来的销售记录。

  喜悦劲头刚过,李洋却又忧心起来。山东省滕州市国税部门通知李洋,由于年营业额已经超过规定标准,公司将在12月份由小规模纳税人转为一般纳税人。以前,他们是按3%的比例全额缴纳增值税;今后,增值税的税率将上升到17%,估算下来,税金开支约占营业额的7%左右,“本来利润就薄,税高了,成本又多了一大块。”

  成本,是像李洋这样的大学生创业者最在意的事情。毕业不久,手里没啥积蓄,没实力去租门面、办实体店。相较之下,门槛低、成本少的网络创业,便成了他们的重要选择。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年初向社会发布的“网络创业促进就业研究报告”,我国网络创业就业已累计创造岗位超过1000万个,成为创业就业新的增长点,这其中年轻人是绝对的主力军。

  为了控制成本,李洋可没少费心思。父母都在青岛经商,李洋本能留在那儿创业,可考察了一圈场地,最便宜的写字间月租也得五六千元。为这,李洋决定回老家滕州开网店,“一来人头熟、关系广,二来房租和人力成本低一些。再者,现在物流方便,电子商务在哪里都能做,不一定非得在大城市呆着。”

  今年10月,滕州市在伦达商贸城新辟出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并覆盖一系列优惠政策。李洋一听消息便搬了过来,以每月900元的价格租下一处120平方米的场地,租金交一年免一年,比之前租的写字间节省一半。滕州是鲁西南县级城市,用工成本比北上广等大城市也低不少。如今公司共有9名员工,每月工资开销不过2万元。

  如此算来,即将到来的17%的增值税,将成为李洋店里每月最大的一笔开支。这一纳税比例,与实体专卖店相同,照理说也公平。但李洋觉得,选择开网店的,大都是资金少、实力弱的草根阶层,“如果还没成熟,就被征较高的税,本来挺好的发展势头有可能被打下去。” 也有专家认为,若将网店比照实体店进行管理,登记过程变复杂,注册资金要求提高,就失去了网络创业就业的优势。

  “现在开网店不比前几年,竞争越来越激烈。除了拼服务态度、拼产品质量以外,更多是在拼价格。”李洋说,店里的产品一旦价格高出一元钱,就有可能流失大量客户,“有时为了不压货,一分钱不赚也得卖出去。”

  其实,近年来国家为扶持大学生创业,已出台了不少税费优惠减免政策。但是,不少政策只针对应届或前一年毕业的大学生,且覆盖范围较窄、优惠力度有限,让李洋这样的大学生创业者觉得并不解渴。

  “税缴多了,只能提高价格,销售量肯定要往下走。我们也没辙,总不能赔钱卖吧!”说起下一步的打算,李洋难掩抱怨。本报记者 刘志强

【编辑:程涛】

>教育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