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职校生大热倒逼高校增加实用课程

2013年12月20日 11:01 来源:南方日报 参与互动(0)

  ■一家之言

  邱镇尧

  13日,2013年职业院校毕业生就业供需见面会暨技能展示在中山职业技术学院举行,近300家企业入场招聘,提供就业岗位5000多个。虽然今年中高职就业人数达到1.48万人,但据中山市教育局高成职教科介绍,2013届中职毕业生的就业率已达到99%以上,高职就业率在98%以上,而且就业质量有所提升,薪水普遍可达到2000元以上。现在距离2014届毕业生离校还有半年左右,但已有不少企业直接去各个职业院校“抢人”。

  一边是职校生就业火爆,一边是大学毕业生就业难,这种冰火两重天的现象,虽然与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影响有关,但根本原因还是供求关系严重失调所致。在相当长的一个阶段内,不管是新增的岗位还是退休让出来的岗位,都是70%以上的岗位需要一线生产经营人才。看看时下的人才培养模式,70%的人通过高考读大学,只有20%左右的人愿意上高等职业学校。在各种类型的企业招聘会上,人们见得最多的是生产一线操作型的人才。不少企业人力主管不时发出这样的感叹:“我们很需要人,但又很难找到满意的人”。

  一方面实体经济不需要理论型的大学生太多,大学对所谓热门专业一窝蜂的盲目扩招进一步加剧了供求结构失衡。另一方面社会对技术工人求贤若竭,但高校对职业技术人才培养感兴趣的却不多。供求反差人为地造成大学生就业难。有些企业招不到合适的熟练工就从同行企业挖人。由于高级技术人才的明显短缺,一些企业产品平均合格率不理想,不良产品每年造成的经济损失让人头痛。

  有的企业与学校合作实行订单式培养人才,学生前半段在学校学习基础课,后半段则在企业进行学以致用,无论是适用率还是人才质量上,都是其他教育模式不可比拟的。遗憾的是,这种模式目前还局限于高等职业技术教育这一领域。

  企业是引领社会发展的主体,需要一批可以提升市场竞争力的一线人才。面对过万元也难招到一个熟练技工的现状,高校不大幅度调整理论型与实用型人才的结构比例,大学生不改变宁愿拿两三千元坐办公室也不肯下车间的思想,就业难就始终是一个难解的死结。

  (作者供职于开平市东兴大道行政服务中心)

【编辑:王安宁】

>教育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