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评:鼓励大学生基层建功立业与“逃回”北上广

2014年02月12日 11:03 来源:北京青年报 参与互动(0)

  近日,北京市教委发文,要求在京各高校设立奖励资金,鼓励毕业生到西部基层建功立业。这已是北京市连续多年重复做同样的规定了。

  与此同时, 有关“逃离”北上广又“逃回”的话题,又引起舆论关注,据调查,一年乃至更早以前,或主动或被动“逃离北上广”的年轻人,在经历了家乡等二三线城市的事业挫折特别是“拼爹失败”后,被迫返回北上广。在一线城市工作过的人,虽然面临着高昂的房价,无处不在的户口歧视,但往往回到家乡后无法适应城市间的巨大落差。

  无论是政府的政策导向还是大城市工作、生活的现实,似乎都倾向于做出离开大城市,到二三线城市、到中西部基层发展的判断,可为何政策落不了地,而年轻人总在逃离与逃回中纠结呢?

  最根本的原因,或不在于年轻的大学毕业生自身,而在于二三线城市、中西部基层单位,是否给年轻人提供事业发展的空间——在各种宣传中,二三线城市、中西部基层单位,貌似有广阔的事业发展舞台,没有那么激烈的人才竞争,没有那么高的房价,可是,真等年轻人到这些地方,却发现与大城市相比,人才并不被重视,缺乏公平的竞争环境,未来更加迷茫。就连国家主导的多项服务基层的工程、计划,响应号召到中西部基层服务的大学毕业生,也有同样的感觉。

  很显然,要切实改变这种情况,关键在于二三线城市、基层单位,真正重视人才,让人才有施展才华的舞台。然而,令人遗憾的是,地方政府虽然一边感叹缺钱、缺人才,另一方面却不积极改善人才环境,具体表现在两方面,一是经常搞人才政绩工程,推出各类人才计划,把资源向少数列入计划内的人才集中,这可以在一段时间吸引优秀人才,但从本质上说,行政主导的人才计划,阻碍了人才的市场竞争,更多的普通年轻人,被人才计划边缘,不被重视;二是在一些不发达地区、基层单位,由于权力缺乏监督,人才招聘、使用、晋升中,还存在“潜规则”,拼爹的情况比大城市更为严重,另外,就是年轻人选择创业,得到的不是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而可能是各种关卡。

  针对二三线城市、基层单位的这些问题,转变政府管理、发展人才的传统思维,着力营造让人才能平等竞争的环境,才是上策。不然,不管政府部门怎样鼓励大学毕业生到中西部基层单位就业,不论大城市的生活压力有多大,年轻人还可能选择继续在城市“漂”着,这将严重阻碍我国各地经济、社会的均衡发展,也局限年轻人的就业选择,会让教育问题、就业问题日益复杂化。熊丙奇(上海 教师)

【编辑:王硕】

>教育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