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评论:学校岂能成手机卖场

2014年03月28日 11:33 来源:新华日报 参与互动(0)

  几天前,云南阿都乡13所小学变相强迫学生存话费送手机的新闻闹得沸沸扬扬。如今此热点余温犹存,泰州市又发生一起因学校送手机引发的争议事件。27日有媒体报道称,泰州市高港区白马中学以考勤签到的名义,免费给教师发手机,并要求每个月最低消费49元。有网友认为此举“名为发福利,实为捞好处”。

  学校采用新技术手段来加强管理、方便教学本无可非议,这有利于加强学校、老师与家长的交流沟通,从而共同促进孩子的学习成长。不过,要实现这样的良性互动,是否必须人人配置一部新手机,却值得商榷。白马中学用新发手机的方式来给老师考勤,这明显有些多余,因为学校完全可以采用人工考勤或者指纹考勤。再者,即便要采用手机考勤,也可以通过教师原有的手机来实现,如此既节约又方便,何须大费周章?

  所谓“无利不起早”,当学校成为手机大卖场时,不能不让人怀疑这背后可能存在的利益纠葛。在手机卖进学校的过程中,学校是否有人利用职权中饱私囊或偷吃回扣?相关通信服务商是否存在行贿兜售的情况?正如网友所质疑的那样,49元的套餐费中,有33元的200兆流量与考勤无关,如此算下来有4万多元也许入了个人腰包。这些潜在腐败情况,必须引起教育管理部门和纪委监督部门的警惕。要知道,学校不是商场,当商业因素过多侵入时,它损害的是学校教书育人的形象,透支的是教育本身的公信力。(颜云霞)

【编辑:李欢】

>教育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