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北京年内增优质学位2.5万个 三种模式打“组合拳”

2014年04月18日 15:53 来源:法制晚报 参与互动(0)

  根据教育地图的布局,记者发现16个区县均把增加优质教育资源放在改革首位。今天上午,记者从市教委了解到,今年起本市将通过三种“组合拳”的方式扩大优质资源供给。

  16个区县都列出了扩大优质教育资源供给的时间表,其中今年年内,西城、海淀、朝阳和昌平将增加优质学位2.5万个,东城将在2020年前增加优质学位6450个。

  增量推进 东城6年内增优质学校33所

  西城今年新增优质学位800余个,海淀1万个,朝阳8200个学位,昌平6000个

  石景山3年内新增学位7600余个,门头沟新增1.5万余个,房山增9580个,大兴增4.3万余个,顺义增1.8万余个;丰台区4年内新增学位近4万个,通州增4万余个

  提出在2020年前,6年内全区优质学校增加33所,扩大优质学位6450个

  计划到年内 4个区县

  3—4年内 多数区县

  计划最长远 东城区

  各区县优质学位增长时间表

  各区县教育新地图如同区域教育公共服务均等化的一份量化“成绩单”。

  从地图中可见,所有区县都把提供优质教育供给放在改革首位,采取了“增量推进,存量盘活”的方式,既做加法——新建、改扩建学校,又做减法——整合资源,改造薄弱校并入名校一体化管理。

  治理方式 尝试释放办学自主权

  扩大优质供给带来了量上的显效,然而,根本还在于质上的提升。

  在区县教育地图中,东城区将两委机关的干部、各校干部纳入到整体联动的通道中,实职调用新岗位,力图打破干部部门化的僵化用人体制。

  朝阳区重构领导分管学段,分别设立义务教育和高中学段分管副主任,探索管理方式无缝对接。丰台、密云借势创办了理事会制的名校办分校。门头沟以全员聘任为切入,激活用人、绩效考评的办学自主权。

  能否充分运用市级政策引导,也在考验着区域教育治理能力。例如,市级提出的政府购买教育社会服务,就意味着政府、市场、学校间的边界变化:政府的有限责任,市场资源配置的决定作用,学校办学自主权的释放。

  如何向社会资源开放,让师生获得更多优质教育的选择,是教育公共服务充分利用市场因素发展的新机遇。无疑,这需要灵活的思维方式和治理能力。

  门头沟与民办品牌巨人教育集团合作,建立九年一贯制的巨人实验学校,今年9月开学将提供960个优质学位。

  延庆县一年前引入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使长期困扰师生的英语短板有了显著提升。

  不少区县在纠结教师匮乏、经费短缺的时候,这些区县早已先行试水、尝到甜头。

  扩大供给 三种模式打出“组合拳”

  让老百姓家门口就有好学校,“上好学”的热切需求“倒逼”综合改革推进。扩大优质教育布局,各区县教育新地图上描绘出三种模式。

  这三种模式的结合,打出了扩大供给的“组合拳”,瞄准扩优提质,不仅扩大了优质资源的辐射面,也生成了新的研训资源。

  外引模式:引进外省市、城区名校

  除了东城、西城、海淀三区是内部优化、少有引进之外,其他所有区县都采用了“外引模式”。这包括引进名校办分校、城乡一体化学校、引进高校资源办分校等,的确是快速扩大供给的捷径。

  仅以市级推动的城乡一体化办学项目为例,全市65所学校中,丰台、大兴、昌平、房山分别拥有6所;朝阳区则拥有7所,外加近年从外省市和城区引进的16所名校,朝阳迄今已有23所引进名校,成为城区引进“大户”。

  本土整合模式:资源共享、教师交流

  包括以东城的“学区制”,西城的“教育集团”,海淀的“一校多址”,丰台、房山的“教育集群”,大兴、延庆的“协作区”,顺义的“联盟组团”等,核心是一条主线——打开每所学校大门,在区域统筹下建立共享共研的新平台。

  越来越多的区县开始打通学段、纵向贯通,通过软性研修一体,为硬性的“对口衔接”、“一贯制”、“干部教师交流轮岗”铺路,探索“硬措施软着陆”。

  跨区合作模式:打破区际边界深度合作

  石景山与北师大合作继续研发“绿色教育”理念和模式;通州将与东城、北师大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分别在师生交流、跨区选课等方面进行实质性合作;怀柔、延庆继续与城区优质校“手拉手”,怀柔所有学校与西城优质校对接。(记者 赵颖彦)

【编辑:朱峰】

>教育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