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郑州:普通高中招生计划要求只增不减

2014年04月29日 11:08 来源:郑州晚报 参与互动(0)

  昨日,记者从市教育局获悉,目前郑州市各所参与中招的中学正在编制本校今年的招生计划。据了解,今年市区小学毕业生和初中毕业生都有所增加,各学校的统招招生计划将在稳定去年招生规模的基础上适度增加,只增不减,而各类特长班、国际班的招生计划原则上是只减不增。

  编制过程:摸底、分析、编制

  招生计划是学校进行招生和组织教学的基础,科学编制招生计划是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加强教育宏观管理和学校自身管理的重要职责和手段。

  根据市教育局的要求,每所学校在编制招生计划时,首先要了解学校的生源状况。生源是学校办学招生的前提,招生计划编制要根据生源变化趋势和政策要求,在对生源情况摸底调查分析的基础上,合理规划学校招生规模,保障学生权益和学校可持续发展。

  同时,招生计划编制要服务于区域内教育发展总体规划和学校布局调整计划。要优先保障义务教育,适度扩大普通高中招生规模,大力发展中等职业教育。要以行政区域为单位,通过招生计划编制,推进区域教育一体化。

  市教育局的统计数据显示,2014年市区预计小学毕业生数5.3万人,预计将增加3000人左右。同样的,2014年全市高一学位仍然十分紧缺,仅市区参加中考考生预计将增加5000人以上。据了解,这就要求学校在制定招生计划的时候,和2013年相比招生计划要有所增加。

  因此,市教育局要求,各学校的统招招生计划要在稳定上年规模的基础上适度增加,只增不减;各类特长班、国际班招生计划原则上只减不增。

  公办初中特长生招生不超过5%

  初中阶段学生实行免试就近入学原则,招生计划编制主要考虑学校的办学条件和招生区域的生源情况。学校在编制招生计划时,要结合2013年招生情况,针对招生区域人口、区域内住宅和入住情况、流动人口子女居住入学情况以及招生工作存在的问题,进行合理编制。

  市属、区属公办初中及事业办初中必须依据核定规模编制招生计划,且不得低于2013年计划规模。市属完全中学已实现初高中校区分设的,应优先保证初中按核定规模下满招生计划;暂未实现分设的,应不低于2013年计划规模。

  公办初中特长生和特长班的招生计划以省教育厅审批为准,且招生人数不得超过总计划的5%。

  高中学位紧缺,招生规模将增加

  由于2014年全市高一学位仍然十分紧缺,因此在编制普通高中的招生计划时,每所学校的统招计划也实行“只增不减”的原则。

  市教育局要求,各校编制的招生计划要保持延续性,招生计划班数原则上不能低于2013年招生计划数。如果各学校特别是市属公办普通高中2013年招生计划规模低于编制规模的,必须主动增加不低于2个班的招生计划规模。

  近年来在普通高中招生时出现的宏志班、新疆班、西藏班、体育艺术特长班等特殊班级的招生计划,以教育部门正式审批文件和审批规模为准,纳入统招计划,分类编制下达。其中体育、艺术特长生招生人数不得超过规定标准。

  而普通高中国际课程班招生计划按审批规模并参考上年招生情况编制,不纳入统招计划,单独编制下达。

  上周日,近百位单身男女寄情绿源山水

  赏美景,寻找心上人

  上周日,由郑州晚报、河南省信用企业发展服务中心主办,郑州绿源山水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协办的大型公益单身联谊活动在绿源山水景区举办。

  27日上午,风和日丽,来自高新技术开发区的高校和企事业单位、郑州铁路局机务段,以及一些医院、中小学、企业的近百名单身人士聚集在美丽的黄河湿地公园绿源山水。

  小刘是位教师,平日里最忙碌的时间就是周末了,不仅要补课,还时不时地被叫去“相亲”,“好烦”。但这一次就不一样了,“这么多的帅哥,这么多的美女,这么美丽的环境,好养眼,好放松”。

  的确,这一次来自郑州知名高校的几位帅哥不仅外形帅气,还拥有让人羡慕的博士、硕士学位,吸引了一批美女。来自铁路系统由工会集体报名参加联谊活动的多位酷哥彻底颠覆了人们对铁路司机“大叔”的印象。

  主办单位之一的河南省信用企业发展服务中心会长王秋芬忙得不亦乐乎,她被大家缠着要求“帮着给介绍个好对象”。郑州晚报的工作人员小钮被人一路撵着让“传话”,原来她的队伍里,有个美女被几位帅哥相中了。

  一天的联谊时间不知不觉中就要结束了,大家由陌生变得熟络起来,不仅相互留了电话,几位年轻人下车后还相约一起去“K歌”。呵呵,这就是年轻人的节奏。(郑州晚报记者 张勤 马少钧)

【编辑:杜雯雯】

>教育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