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评专升本院校转型:“转向”是理性“回归”

2014年05月16日 10:17 来源:重庆日报 参与互动(0)

  近日,教育部副部长鲁昕指出,近700所“专升本”的地方本科院校将从今年起逐步转型,做现代职业教育,重点培养工程师、高级技工、高素质劳动者等。这一举措引发了社会的强烈关注和热议。(5月13日新华社)

  有人认为好不容易“升”上去的院校,要转向,是一种“倒退”,是走“回头路”;而有人认为,这是为近十几年来教育界热衷的升级“虚火”降温。

  近年来,教育界“升级”牌,打得热火朝天,大专升本科,专业院校升为综合大学。“升级”之后,普遍感觉是——学校名字大气了,招生方便了,但不容回避的问题也出现了,那就是,原有的办学特色在萎缩,学科设置同质化现象越来越严重,离社会真实需求越来越远,大学毕业生就业难更加凸显。

  这一现象不但引发有识之士的忧虑,也引起国家教育管理高层的关注和思考。现在,教育部推出的“转型”之举,不但是一种纠偏,更是回归理性和务实。“退步原来是向前”,不但是一种哲学命题,更是一种行政智慧。

  一边是大学生就业难,一边是企业技工严重短缺,这种现象在经济发达地区尤其突出。过去几年,长三角、珠三角一般在春节过后招工难,现在是长年“招人难”。究其原因,就是由于用人单位和高校毕业生之间人才供求错位,形成了“招人难”“就业难”的两难困局。

  这让我们不得不反思现行的人才培养体制。如今的人才培养体制,在一窝蜂勇争“高大上”的同时,也形成了人才培养的“断裂带”。一些升为本科的三本院校,既没有一、二本“老大哥”的金字招牌,又没有高职“小弟”的一技之长。部分高校甚至沦为了“考研基地”,成为高考失意者“曲线圆梦”的跳板。所以,让“三本”转“职教”,也是与时俱进,是适应劳动力市场发展的必需。

  在西方发达国家,一般把高等教育分综合学习型和应用型两种。德国现有高校430多所,其中,有50%的比例是应用技术大学。这个数据表明,选择去应用技术大学就读的学生和综合性大学的学生数量差不多。而这个结果,与德国成为技术大国、创造强国不无关系。职业教育,在实体经济比较强大、产业核心竞争力较强的国家,占的比重往往很大。正是有了这样一种人力资源结构,实体经济才有了不断发展的后劲,产业结构才得以不断提升。

  其实,产业升级的过程,就是从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变的过程,因而在实质上是劳动力结构高级化的过程。如果我们单靠过去那种“来了就用”的农民工战术,显然无法支撑现有的产业升级需求。要解决这一矛盾,教育改革是最重要的战略切入点之一,其关键举措就是要健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进而推动整个教育结构的战略性调整。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中关于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部分,明确提出要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所以,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牢固确立职业教育在国家人才培养体系中的重要地位,构建以就业为导向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这,不能只是权宜之计,而应是百年大计。

  (蔡正奋)

【编辑:刘彦领】

>教育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