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院校歧视”板子别只打用人单位

2014年05月22日 16:18 来源:山东商报 参与互动(0)

  就业的问题一直受大家关注,5月21日,人社部副部长信长星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有一些岗位一定要“985”、“211”毕业生,是人为抬高招聘的门槛,这反映出一部分用人单位的法律意识还比较淡薄,因为我们有明确规定,不得设立院校歧视。

  大学生就业难已经成为现在的一个重要社会问题,而就业市场的供远大于求,也造成了用人单位的百般挑剔。性别、年龄、学历等就业歧视现象层出不穷,虽然广受诟病,但是也处在一个无可奈何的状态,政府说归说,单位做归做。拿信长星副部长所提的“院校歧视”来说,虽然国家早有禁令,禁止招聘信息限定985、211高校等字样,但从实践来看,似乎倡导意义更大于实际意义。毕竟招人用人的是单位,招聘什么样的人最终依然是用人单位说了算,即使明面上招聘令上不含有此类信息,但层层的笔试、面试下,单位依然能轻而易举的“筛”掉非985、211高校的应聘者。面对招聘禁令,很多用人单位只是阳奉阴违,变明为暗,粉饰了纸面上的歧视,而只要心理上的歧视不变,再多的禁令也无济于事,毕竟招什么人也是用人单位的自由。

  企业之所以钟情于985、211高校的学生,是因为重点高校综合实力较强,学生普遍素质较高,每年的招聘对求职者是一次考验,对企业同样重要,哪个企业不想招到素质较高的职员?沙里淘金,工程量浩大,而以校择人,无疑是最节省成本的人才选拔方式,但是同时,学历不等于能力,有些人才在“书本里的高中”或许平凡,但到了相对宽松的大学或社会却会后来居上,表现出非凡的能力,以院校学历而论人才,必然会错过更多闪耀的金子,对求职方及招聘方都是不公平、不妥当的。企业应转变思想,不拘一格降人才才是应聘的本质,才能找到更多更全面的人才,适合岗位才是最重要的,否则再好的院校又如何?

  对于院校歧视来说,只打企业板子,给企业画杠杠显然是治标不治本,高校的三六九等才是人们歧视的终点。不只是企业,普通人不是同样对不同院校戴有色眼镜吗?985、211工程都是在政府的行政主导下策划实行的,建立了所谓的精品学校群,是对教育资源的选择性配置,将大学进行了身份的划分,而既然行政画出了“道道”,又怎能一味的片面责怪企业按着“道道”走呢?不得不说,没有985、211工程的策划,又怎会有关于“985、211”院校的招聘条令?

  建立精品化院校或许是当时社会的需要,但是要想彻底消除院校就业歧视,只有让其他学校赶上来,消除两者之间的距离,均衡教育资源的配置,实现教育的公平,才能实现就业的公平,让市场用人实现从看校到看人的转变。(王琦)

【编辑:李欢】

>教育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