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思想品德”高考加分遭质疑:难界定符合条件者

2014年05月26日 04:23 来源:新京报 参与互动(0)

  有独立人格的优秀学生,不一定能得到推荐。多年来,“省市优秀学生干部”“省市三好生”,有许多是比较平庸但很“听话”、“能配合学校”的学生。

  高考在即,有消息称,研究31省市区高考录取新政,发现“加分”政策有较大调整,体育特长和奥赛等项目,或缩减,或降低分值,或取消保送资格;而有13个省市区“加分”项目中提及“思想品德和见义勇为”,10省市提出对“见义勇为”的考生“加10分”作为奖励,京、浙、川三地奖励则达到20分。

  此次以“缩减”为主的高考加分政策调整,纠正了一段时期以来的工作偏差。为建设公平社会,不能不在高考录取政策上作一些特殊规定,以防限制过死,扼杀人才;然而,在功利主义风气盛行的社会,高考录取只要多开一道门缝,就会有无数人争先恐后地想办法往里钻。在学校,你会发现,因为有高考录取加分政策,身边的“少数民族”学生忽然多了起来,体质很差的学生忽然拿出了“高水平运动员证书”,“优秀学生干部”“省级三好生”名额往往要在“班子”里三番五次地讨论,——并非是慎重,而是各自有人“打招呼”……加分政策造成新的录取不公平,加剧教育腐败,更坏的是让腐败风气“低龄化”。

  本次一些地方有关“思想品德和见义勇为”的加分细则,未闻其详,不敢一概而论。近年有过对高考期间因见义勇为而缺考的学生实行破格录取的先例,这对弘扬正气、教育学生勇担社会责任,无疑有积极意义,对此,公众也不会反对。

  不过,“思想品德”如何“加分”?将会有哪些细则?以我在中学工作的经验,那些正直善良,勇于牺牲个人利益,在学生中有威信的学生,未必是学校行政方面愿意肯定、表彰的人物。这些学生有人格理想,有完善自我的意识,有正义感,道德观念强,比如,他有可能婉拒学校安排的汇报演出,而去探望患病的同学,他会对学校违反教育规定的行为提出批评,他甚至会揭发学校的不良甚至腐败现象;总之,一个有独立人格的优秀学生,不一定能得到学校的推荐。校方有可能推荐那些循规蹈矩的学生,多年来,“省市优秀学生干部”“省市三好生”,有许多是比较平庸但很“听话”、“能配合学校”的学生。

  学生“思想品德”优秀,本是学校的教育目标,如果一名学生并非对社会有特殊奉献或牺牲,仅仅因“思想品德”正常或“表现好”,便可以享受“高考录取加分”,其他自知没有“品德加分”资格的学生是不是从此便可在道德行为方面降低一个等级?希望有关方面能公开具体措施,迟早完善,防止导引出意想不到的情况。

  我见过不少品学兼优的学生,他们在高考复习最紧张的时刻,仍然关心老师的健康,仍然能放下手上的事去帮助有困难的同学,仍然不要爸爸妈妈接送;拿到准考证,要离开学校了,他们依旧把教室打扫得干干净净……我想,要是给这样的学生“加点‘思想品德’分”,他们会不会感到不自在?他们平静快乐地做这些,没有任何个人企图,你递过去的“10分”“20分”,会不会影响他们美丽的心灵?

  吴非 教师

【编辑:邓永胜】

>教育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