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评论:普通与幸福的错位折射教育观念滞后

2014年05月30日 14:01 来源:解放日报 参与互动(0)

  最近,在沪上一所小学“迎六一”联欢会上,有老师问家长:“希望孩子成为怎样的人?”有说“科学家”、“海归”的,也有说“好人”、“有用的人”。有个爸爸挺有意思,他说:“普通而幸福的人。”说完,几个家长开始质疑:孩子都普通了,还会幸福吗?

  在一些中国家长观念中,“普通”和“幸福”两个词不太可能连在一起。他们大概觉得,孩子学业平平,却照样幸福——这是一个笑话吧?可是,对孩子来说,他们的幸福感构成要丰富得多。公园里骑骑车,踢一场球赛,集几张邮票,就能让他们很欢乐。毕竟对他们来说,这个世界不可能只存在“作业+试卷”。

  回到联欢会上那位父亲的答案:让孩子成为普通而幸福的人。比起培养成功的人,其实这样的教育理念更加朴实。因为它把孩子当成一个“人”来看待,它在乎孩子的喜怒哀乐,在乎孩子的想法和体验;而成功至上的家长,潜意识里往往把孩子当成机器,力求在竞争中做性能最好的机器,至于孩子幸福感如何,只是以后再考虑的事。

  在哈佛大学排名第一的课程,不是经济学课程,也不是法律学课程,而是心理学教授开设的幸福课。幸福就像不等式,每个人对幸福有不同的理解。也许,走在路上偶尔闻到阵阵花香,就是幸福;也许放学回家,听见厨房里传来“滋滋”的煎鱼声,就是幸福。其实,体会幸福,是一种能力,别轻易剥夺了孩子的这种能力。家长们,与其期待明天的快乐,不如珍惜和创造现在的快乐。(彭薇)

【编辑:刘彦领】

>教育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