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评论:改革院士退出机制重在去行政化

2014年06月11日 13:19 来源:重庆晨报 参与互动(0)

  中国科学院第十七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二次院士大会6月9日上午在人民大会堂隆重开幕,会议强调,要减少行政对学术不必要的干预,改进和完善院士遴选机制、学科布局、年龄结构、兼职和待遇、退休退出制度等。

  我国院士头衔的“含金量”过高早被诟病,也正是因此,引发一系列问题:院士兼职多、院士增选“官学”混乱、甚至劣币驱逐良币、院士退不了休……一些地方还不惜代价引进院士。就像前年,辽宁省出台奖励措施,引进或培养出一名院士奖励1亿元。各地过度的热情,让一些院士想退出却不能退出,想退休却不能退休,这也暴露出大问题——我国对院士的崇拜,已经陷入了“科学GDP”的误区。

  在一个正常的社会,对于科学技术上取得卓越成就的人给予尊重是正常的,这是一个健康、正常的社会激励机制。但我们的问题则在于,地方政府和一些单位对于院士能否在科学技术上有什么贡献不关心,只关心是否有院士,是否可以增选和引进院士。而这一错误的“科学GDP”导向,致使基础科学研究投入反倒不高,不能鼓励那些扎扎实实搞科学技术的人。也因此,一些科学家不惜投机取巧、腐败行贿,以获得科学上的荣誉和地位,这就让院士制度跑偏了。

  从这个角度来说,唯有让科学和权力归位,科研学术领域建立起良好、值得信任的共同体,院士遴选和退出才能保证公开公正公平。而在一个好的科研学术氛围之下,大部分学术性官员和不合格的科学家,也才会主动避嫌,不会去争夺院士的头衔、学术上的领军人。如此,院士风气可清矣。(重庆晨报)

【编辑:刘彦领】

>教育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