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外省在广东招生计划普增 增幅不大计划总数仍偏少

2014年06月11日 15:35 来源:羊城晚报 参与互动(0)

  日前,国内各高校陆续公布招生计划,各校在广东投放的计划普遍增加,然而在多数高校的分省计划表中,高考第一大省广东仍未能成为招生计划第一大省。有专家表示,广东优质本科计划偏少,主要是历史原因造成的,改变现状需要广东主动去争取。

  广东计划多排在20名开外

  记者查阅发现,目前国内只有部分“985工程”高校公布了2014年分省招生计划,各高校在广东投放的计划数普遍增加,然而计划总数仍偏少。以南开大学为例,该校今年在广东计划招生57人,较去年增加6人,除学校所在地天津,广东计划数排名第21位。大连理工大学今年在广东投放的招生计划也增加了5人,达47人,然而广东计划数排名只在第24位。而在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高校去年的分省计划中,广东计划数也都排在第5位之外。

  有高校招生办负责人介绍,今年教育部规定部属院校招生计划向录取率偏低的中西部及广东等省份倾斜。“一所去年在广东招生40余人的大学,今年上报给教育部的计划中广东只增加了3人,结果被教育部发回重新修订。”

  招生计划绝对平均也不可取

  对于广东面临的优质本科计划偏少的问题,有网友建议按照各省高考报名人数划分配招生计划。对此,有招生专家表示,绝对的平均并不可取,例如北方的部分高校在周边省份很受欢迎,而广东考生却不喜欢,在广东多投放招生计划,很可能招不满。所以,而各省总计划数上,应当与各省的考生总人数成比例。

  优质本科计划需主动争取

  华南师范大学教授张敏强介绍说,虽然各高校的招生计划需要经过教育部审核,但各高校仍有比较大的自主权。受九年义务教育及高中阶段教育普及的影响,广东高考人数近年出现了较快增长,然而省外长期以来对广东的印象是教育基础差,生源质量不好;广东人有钱,出国读书容易,所以不少省外高校不愿意或感觉没有必要在广东多投放招生计划。

  张敏强表示,目前广东所面临的问题,虽然教育部清楚,但省外高校可能并不了解。他建议广东教育主管部门应多走出去,主动去拜访全国各地的著名高校,介绍广东的真实情况,获得他们的支持。每个学校支持一点,汇聚起来可能就是上千个计划,对广东考生而言机会就增加了很多。

  部分省外高校在广东招生计划情况

  北京大学

  在粤招52人,文科增2人

  北大今年在广东招生计划为理科26人、文科26人,与去年相比文科增加2人。

  北大招办工作人员介绍,具体招生专业目录正与广东省招考部门核对中,将于近日公布。

  清华大学

  在粤招68人,比去年增1人

  清华大学今年在广东计划招生68人,比去年增加1人,其中理科64人,文科4人。

  清华广东招生组相关负责人称,清华已连续两年在广东大幅扩招,今年与去年基本持平。该负责人预计,今年清华在广东的实际招生人数要等于或大于68人。

  复旦大学

  今年在粤招60人,增加4人

  复旦大学今年在粤招生计划为60人,其中文科21人,理科39人,较去年增加4人。复旦大学部分专业在广东实行大类招生,文科招生专业有7大类,理科有12个招生大类及专业。与去年相比,文史类去年招生的经济管理实验班变更为经济学类,内含的招生专业从13个减少到5个。理科增加工商管理类和经济学类两个招生大类,招生计划分别是5人和4人。不过,去年曾在粤招生的基础医学专业,今年不在广东招生。

  中国人民大学

  计划招收103人,新增软件工程专业招4人

  中国人民大学今年在广东计划招收103人(不含自主招生预录取和其他各类保送生),其中文科54人,理科49人,总数比去年增加2人。人大今年新增软件工程本科专业,按理科试验班(信息与数学)大类招生,限理科生报考,在广东招收4人。

  人大今年在广东提前批一本新增两个专业,分别是应用心理学(国防生)专业理科招2人,新闻学(国防生)专业文科招2人。

  据悉,今年人大的大部分专业仍按大类进行招生,招生专业或大类共50个,招生投档时,今年依旧设置专业级差,分别为1分、2分或者3分。

  上海交通大学

  工科试验班招30人,招生采用综合评价方案

  2014年,上海交通大学计划在广东省招生63人,比去年增加12人。2014年招生计划中有30人为工科试验班类(试点学院),采取学生自愿申请、专家面试、综合评价的招生方案,在本科第一批次前择优提前录取。

  上海交大广东招生组负责人表示,由于近几年报考上海交通大学的广东省学生质量特别好,上海交通大学实行了扩招,且不断加大优势专业的投放。建议理科排名500名以前的考生报考、文科排名前80名的考生报考,建议理科排名700名前的考生报考医学院。

  此外,今年上海交大在广东本科第一批次中,恢复工商管理类的招生。

  武汉大学

  新增8个招生大类和专业

  武汉大学今年在广东计划招生268人,其中文科50人,理工科208人,艺术学科10人,招生计划总数与去年持平。武汉大学部分专业在广东是大类招生。从招生目录看,该校今年文科在粤招生有16个大类及专业,理工科有38个招生大类及专业。

  武汉大学今年在广东增加中国语言文学类,心理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类,工程管理、工商管理类机械类、公共管理类,口腔医学(八年)及临床医学(七年)等招生大类和专业。

  厦门大学

  在粤招生计划142人,较去年增4人

  厦门大学今年在粤计划招生理科109人,文科33人,较去年增加4人。

  厦大在各省出档的考生中(除内蒙古外),根据公布的招生大类(或专业)招生计划,采用专业志愿“分数级差”的方式进行专业(类)录取。专业志愿间分数级差总分值为5分。即第一和第二专业志愿分数级差为2分,第二和第三专业志愿及第三和第四(含第四及其之后的所有排序志愿)专业志愿的分数级差均为1分,第四(含第四及其之后的所有排序志愿)与调剂专业志愿分数级差为1分。(记者 林世宁)

  广州大学今年共招7500人,21个专业一本招生

  师范专业四年全免费 卫斯理安班只招女生

  昨日,广州大学向媒体介绍今年招生计划,记者获悉,今年广大计划招生数略有增加达7500人,另有21个专业在一本招生。同时还推出“私人定制专业”、“卫斯理安班”等颇具特色的项目。

  新增13专业在一本招生

  记者获悉,广州大学今年将新增经济学、网络与新媒体、风景园林、房地产开发与管理等4个本科专业,总体招生计划达7500人,比去年增加了300人。此外,该校从2014年开始纳入广东省10所重点高校面向省内21个贫困县招收农村考生专项计划,专项招生计划为70人。值得注意的是,广州大学在去年8个本科专业提至一本招生的基础上,今年新增经济学、金融学、国际经济与贸易、会计学、广播电视学、网络与新媒体、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计算机大类、教育学、学前教育、教育技术学等13个本科专业在一本招生。一本招生专业不再设置广州市内、市外录取分数线,将统一面向全省招生。

  广州大学副校长邓成明表示,今年广大90%的招生计划投放在广东,而外省招生计划分布在宁夏、福建、江西、辽宁、湖北、湖南等20个省份,均在本科第一批次招生。

  首推“私人定制专业”

  若填报时对专业不了解导致录取后对专业不满意怎么办?为解决此问题,广州大学今年将创新首推“私人定制专业”政策,即凡文理科重点线上第一院校志愿报考广州大学的考生,若录取后对专业不满意,可在录取通知书下发前,联系学校进行专业修改,到时可留意学校的官网和其他通知渠道。而进入学校后,仍还有改专业的机会。

  师范专业四年学费全免

  此外,家境贫困的考生只要上一本线、报考该校的师范专业,则四年学费全免,学生只需负责住宿费和生活费。师范类的专业将会在报考目录上标出,读这些专业的学生在将来就业时并非一定要当老师,而是具有与其他学生一样的自主选择权。邓成明还承诺,学校实行抛档不退档政策,“凡第一院校志愿报考广州大学,只要达到出档线且符合录取条件,我校概不退档、保证录取。”

  “卫斯理安班”全招女生

  广州大学今年招生的一大亮点是首次开办“卫斯理安班”,这是该校与美国卫斯理安学院合作引进后者的文理教育理念,实行女性至上的精英教育,采取“1+1+2”模式,即首年在广州大学就读,次年到美国读书,后两年又回广州大学就读,毕业后获得两边学校的两个毕业证书。首批招生的3个专业分别为工商管理、经济学、应用心理学,共招收100名女生。

  报读该班的学生对高考英语成绩有要求,必须达到110分以上。每个学生在就读期间的全部花销大约为30万元人民币。

  校长支招报志愿

  广州大学副校长邓成明认为,填报志愿需要做到“六看”。

  一是看政策:要深入熟悉平行志愿及投档规则;二是看分数:要根据自己的分数及参考历年高校分数做好合理定位;三是看学校:建议考生首先考虑本省综合性大学,综合性大学的学科优势更利于学生发展;四是看计划:了解清楚高校的招生计划及专业计划;五是看区域:考虑清楚自己将来就业后的发展区域;六是看专业:辩证认识招生热门专业与就业热门。

  据悉,“走进大学城,成就理想人生”校园体验日活动将于6月21日在广州大学举行,届时省内二十几所公办本科高校接受考生咨询。

  (记者黄亮、通讯员广大宣、实习生谢琦)

【编辑:刘彦领】

>教育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