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别用“大数据”忽悠考生

2014年06月18日 13:24 来源:长春日报 参与互动(0)

  今年高考结束后,在估分以及报考志愿阶段,出现了很多以“大数据”分析为名头的报考软件。有媒体报道,只要是用手机下载软件,历年各省录取分数线、大学不同专业的年录取率,统统可以查到。有的软件还宣称自己能预测出各高校的“大小年”,甚至可以根据你的分数,直接推荐你该报考哪所学校的哪个专业;还有的软件声称能直接给出报考专业的就业形势分析。

  显然,这些软件都是依据往年的数据进行预测的。在高考分数尚未公布的情况下,对以往的数据进行分析,未尝不可,但如果一味依靠这些软件去填报志愿,则不太科学。这些软件都是基于数据整合和分析,把过去的统计方法冠以“大数据”预测之名。当然,数据分析、挖掘、热词搜索,是“大数据”应用并向生活渗透的一种体现,而一些院校的报考趋势、冷热门专业的变化,具有一定的客观性,绝非数字统计那般简单。“大数据”之所以成为一些软件的招牌,不过是用这个时髦的科学词汇来包装,以便赢利。

  “大数据”本身及其用途已毋庸置疑,生物、医学、天文、环境、物理、工程、经济、互联网等诸多领域都开始出现基于数据的利用研究,尤其在交通管理、城市布局、市政设施等政府社会管理多个方面用途很大,数据思维也越来越被重视,但数据分析不是万能到任何地方都可以应用。很多学者指出,“大数据”的提法在学术界过热,明显有炒作的味道,不要说“大数据”的本质和理论方式,就是“大数据”的定义至今还没有统一的概念。而眼下,“大数据”过热过滥,被用于商业包装也就不足为奇。

  通过对高考报名人数、分数分布、报考志向等进行整体分析,对高校专业设置的调整、高考科学出题甚至一些政策的调整会有所裨益,但如果以经济利益为目的,打着“大数据”的旗号进行各种预测,人们则应该有所警惕。(李新玲)

【编辑:杜雯雯】

>教育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