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毕业生发现自己“被就业” 高校就业率岂容注水

2014年06月19日 13:23 来源:北方网 参与互动(0)

  日前,记者接到天津某高校毕业生打来的电话,电话中这位自称小田的姑娘告诉记者:“学校在未通知我的情况下,为我签约了一家不知名的公司,也就是说我‘被就业’了。后来才发现‘被就业’的不止我一人,很多户籍是天津的本地学生,都出现了相同的状况。现在我最担心:等我找到中意的工作时,能否顺利地拿到就业报到证?这样的‘被就业’对于我未来就业会不会有影响?”接到市民的投诉后,记者约见当事人,对该事件进行了解。调查后记者发现:有个别高校会将尚未找到工作的毕业生签约到某家公司,只为让就业率呈现出一个漂亮的数字,以彰显该校毕业生广受市场欢迎。但注水的就业率有价值吗?

  当事人:被录用却还蒙在鼓里

  接到电话后,记者第一时间与当事人小田见面。小田告诉记者:“我是应届毕业生,刚刚结束论文答辩,基本算是毕业了,目前正是找工作的关键阶段。前两天,我登录学生信息网查询信息,吃惊地发现,我已经与天津某工贸公司签订了合同,成为了他们的员工,而这一切我都被蒙在鼓里。在我不知情的情况下,我‘被就业’了。看到这样的消息后,我给身边几位同学打电话,询问他们是否也存在这样的情况。大家纷纷登录网站查询,有几位和我情况相同,录用的单位也相同;有几位仍旧是待业状态,没有被任何公司录用。最后我们将所有‘被就业’同学的信息汇总在一起后发现,我们具有同样的特征——都是天津本地户籍的学生,而外地户籍的同学就没被签约。”

  小田与几位同学商议后,决定要和校方进行沟通,希望将影响降至最低。学校给同学们的答复是:“和这家公司签约并不意味着什么,你们尽管找工作,找到工作签订合同后,学校照样会发放就业报到证,并嘱咐同学不必太在意这样的情况。”校方的嘱托并没有打消学生的质疑,反而更加焦虑。小田表示:“我已经与一家公司达成了初步的协议,即将于今年7月签约。公司人事部门通知我拿着毕业证、学位证、就业报到证等证件来签合同,而学校却说,拿着合同来领就业报到证。届时,就业报到证是否会成为阻碍我就业的障碍?这家与我没有任何接洽的公司签了我,会不会以我的身份去做一些事,给我带来负面影响?再有,用工单位非常在乎应届毕业生的身份,‘被就业’后,用工单位是否会认为我对公司的忠诚度不够,跳槽频繁呢?”

  让小田气愤的是,学校为了一个完美的就业率,不惜拿学生的前途开玩笑。她和记者说:“学校为什么急于将我们签订在某一家公司里?肯定是为了让一个数字看上去更加漂亮,那就是就业率。他们可以以此吹嘘自己的毕业生是多么受市场欢迎,今年毕业生的就业率达到了多么高的一个数字,但这数字是真的吗?注水的就业率能让人信服吗?教书育人的地方拿这样的伎俩欺骗学生,欺骗家长,的确有些太过分了。”

  最让小田无法理解的是,作为当事人,她竟然一直被蒙在鼓里,如果不是登录网站查询信息,这样的情况还会一直被隐藏着。“学校做这件事之前最起码应该和学生打个招呼,将前因后果跟我们讲清楚,取得我们的理解。而现在的情况是,所有‘被就业’的同学都是通过互相打听、上网印证后才知道自己目前的处境,我们的感觉是被学校‘绑架’了。即便现在揭穿了,接下来如何处理我们也不清楚。”

  学校:就业率关系高校专业存亡

  对于学生提到的问题,本报记者联系到该校就业指导中心的相关负责人。该负责人表示:学生反馈的情况的确存在,但这并不耽误学生找工作,只要学生和用工单位签订劳动合同后,凭合同照样可以领到就业报到证。

  对于学校为何擅自主张,在学生不知情的情况下,与一家企业签订劳动合同这一问题。该负责人不愿多回答,只是表示,这里面存在着太多的压力,为同学签订合同也属万般无奈下的举动。他进一步解释说:“在天津,南开、天大等211、985高校的毕业生很容易找到工作,其实他们并不存在过于激烈的竞争。反过来,除了这几所以外的高校,形成了紧张的竞争场面,就业环境对这些学校并不是非常有利。各学校在专业设定上趋于同质化,毕业生水平也会参差不齐,要想使这些学生毕业前全部就业,的确太难了。但没有就业率作为保障的话,这个专业未来的命运无法预测。”

  现在学生都在抱怨就业难,而学校报出的就业率总是接近100%,显然二者之间存在矛盾。学校为了一个完美的就业率,不惜冒险,这背后究竟隐藏着什么呢?记者在进一步调查中发现:专业的招生规模与毕业生就业率挂钩,对就业率明显偏低的专业,将会减少招生。教育部门还规定,将定期公布各高校的就业率状况。于是,就业率的高低不仅成为关系到高校专业生死存亡的参考指标,而且还关系到各学校的脸面。为了进一步重视就业率,相关部门对很多高校都是采取“一把手”工程,签订目标责任书,对就业率比较低的高校第一、二责任人,不得评先受奖、晋职晋级。由此看来,就业率偏低直接影响责任人未来的仕途。

  调查:为就业率注水的花样真不少

  “被就业”成为一些学校操控应届毕业生的手段,得到的“完美就业率”也成为了向新生及家长炫耀的资本。为了让这个数字看上去漂亮,背后使用的手段真可谓五花八门,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

  “被就业”形式五花八门

  像小田的情况属于由学校出面联系单位,由学校“代表”学生和单位签订“就业”协议,将学生档案转移到单位,这样便顺利地提高了就业率。所有这一切手续和正规就业并无两样,只是学生不从单位领工资,所以是“零报酬”。有的学校也使用延缓发放毕业证或学位证的方式,逼迫学生去签约。凡是没有签合同的同学一律不发放毕业证和学位证,辛苦读书四年获得的文凭竟成为学校要挟学生的工具。还有的学校让未找到工作的学生交一份证明,证明自己是自主创业,以此提升就业率。或是以心理暗示向学生施压,望着同学纷纷就业,不就业的同学就有些没面子,只能向学校证明自己已经就业,以此印证自己并不差。

  就业报到证有多重要?

  就业报到证是应届普通高等学校(普通全日制)毕业生到就业单位报到的凭证,也是毕业生参加工作时间的初始记载和凭证,上面的日期是工龄的开始年限,与退休年龄和养老保险交纳年数都有关。毕业生到就业单位报到时,须持这样一份证明。学校相关部门依据就业报到证为毕业生办理档案投递、组织关系转移和户籍迁移等手续,就业单位所在地公安部门凭该证件为毕业生办理落户手续,就业单位也凭此为毕业生办理相关工作手续。

  由此不难看出这样一份证明是学生从学校到社会的一个过渡证明,关系到学生的职业生涯。学校之所以敢替学生签订劳动合同,让学生“被就业”,恰恰是利用报到证“改派”这一环节,改派时间一般是从毕业开始算起,第一个一年内可以改派。按教育部门的要求,对已经落实就业单位并领取就业报到证的毕业生,原则上两个月内不予受理改派手续,而且各高校对办理改派手续也都有一定的时限要求。两个月以上,一年以内,在这10个月里,学校就是在赌,赌的是时间,是学生的前途。

  遭遇“被就业”你该怎么办?

  遭遇“被就业”,有些同学是清楚的,也有些同学是被蒙蔽的,如何采取合法手段维护自己的权益呢?我们应当明确,学生根本没有参与协议书的签订过程,所以协议书上的学生签名也是学校“帮签”的,也就是说这些虚假的证明均是无效的。如果遭遇“被就业”,作为学生本人应该先了解事情的情况,是不是出现了同名的状况,或是其他原因导致工作失误,与学校就业指导中心进行沟通,搞清原因,不要着急。接下来,如果的确是学校出现了失误,而让学生“被就业”,学生可以申请重新签订就业合同,办理改派,也就是说重新领取就业报到证。领到就业报到证后按照原有就业流程办理户口及就业相关事项。

  后记

  别让就业率只是看上去美

  一年一度就业季,对就业率造假和注水问题的批评之声从未消弭,个别学校的做法的确冒着风险,但风险再大,也要博取一个看似完美的就业率。人有多大胆,就业率就有多高产。反正毕业生是否真的找到工作,高校并不用负责,教育部门也不用负责。有了体面的就业率,高校的专业设置、财政经费等才能有保障;有了体面的就业率,主管部门也可以自豪地宣示政绩。至于就业率注水而产生的对专业设置、对入学误导等恶劣影响,有关部门完全是知道的,但在现实利益的算计法则之下,也恐是无暇顾及了。

  就业率作为一种统计数字,被注水成“虚假繁荣”,蜕变为一种牟利工具,“被就业”就是其中一个典型注脚,这种怪象实质上已经涉嫌以虚假信息欺诈、误导学生及家长。(今晚经济周报)

【编辑:王硕】

>教育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