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京华时报:志愿填报无志何以如愿

2014年06月24日 09:20 来源:京华时报 参与互动(0)

  中国社会已经走过初级温饱,在奔小康了。中国的家长填报志愿时能否走出重“薪”轻“人”的心态;中国的教育,能否及早补上职业教育、自我认知这一课?

  虽然不喜欢国内一些指标看不分明、数据未必准确的大学排行榜,但每到高考填报志愿的当口,还真是常常想:幸好有排行榜,可以让考生家长们从纷繁无序的信息中,抓住一点点直观的依据。

  细论起来,高考只是学子迈向大学的第一步。眼下这段日子,各省份陆续发布录取分数,才是不少家长和考生心里七上八下的时光——要知道,每年都会有“幸运儿”紧踩着分数线跻身名校,也有人因为志愿填报不当跌落一个层级。

  于是,最近这段时间,跟大学教育搭边儿的人士往往会收到家长朋友的紧急询问:“哪所学校好?哪个专业好就业?”“薪酬最高的职业排行榜”们,也都挤在这个时段问世。

  然而,无论是排行榜还是陌生专家,甚或家长本人,在决定一个年轻人未来职业乃至人生走向的关键时候,做得再好,考虑得再缜密,也不过是个“越俎代庖”的越界者。以看似精明世故、充满关爱的立场,做着跟风逐热的盲目之举,惟独忘记了年轻人自己的兴趣、志向与特长。

  国内某知名高校曾透露,每年该校自主招生及高考招生中,一大半高分考生的“理想专业”是金融。面试时,多数学生未必显示出对金融业的了解与兴奋,多半会老老实实说是“父母替我决定的”。

  中国的父母习惯替儿女做主,以“为了你好”的名义。其中一个原因是,我们的家庭与中小学教育体系中间,一直缺少“了解职业”和“认识自我”这两个环节。大多数中国学生在一种“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教育模式里被呵护着长大,在幼童乃至少年时代,我们很少会放纵孩子去参加简单劳动,体验诸如清洁工、厨师、木匠之类职业手艺;从小学到大学,学校训练孩子学会了各种写作文的套路,却很少训练他们如何认识自我、表达自我。如此,到了18岁,他们中的多数人,能够不假思索地给一张张考卷填上标准答案,却除了“考个好大学”“当状元”外,很少有其他理想,更难有自我选择和决定的能力。

  这恰恰是欧美教育中最值得我们学习之处。比如,美国大学的招生过程,几乎就是让一个少年认清自我、打磨理想的经过。

  朋友的女儿办出国留学,父母外语水平不足以包办代替,申请学校的过程基本由女孩自主完成,每申报一所学校都要写文章,介绍自己的特长、兴趣、经历,阐述申请该校、某专业的原因。写作、修改、申请,反复往来,女孩感慨说,“这几个月,让我真正了解了自己想要什么”。

  大学的专业与未来职业关联度不小,偏偏大学教育又存在滞后性。无数例子证明,入学时热门的专业,4年后或许会难以就业。即使是身在名校、毕业拿高薪,过着外人羡慕的生活,但若并非自己所长、所好,无法享受专业学习和职业乐趣,同样算不得“成功”。眼下,国内大学的应对之策,似乎只能是尽可能减少专业细分,实行大类招生,避免家长代孩子填志愿时只能“外行看热闹”,也让学生进入大学后有机会重新选择。

  中国社会已经走过初级温饱,在奔小康了。中国的家长填报志愿时能否走出重“薪”轻“人”的心态;中国的教育,能否及早补上职业教育、自我认知这一课?因为,喜欢和适合的,就是好专业、好大学、好职场。特约评论员姜泓冰

【编辑:吴涛】

>教育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