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评论:看朱清时回答“钱学森之问”

2014年06月24日 16:06 来源:合肥晚报 参与互动(0)

  南科大自创办以来,就处在社会舆论的争辩之中,对其力推的改革有各种评说,甚至有各种“宣布”朱清时和他的教育改革失败的论调……让每天生活在其中的学生来评价,南科大的改革“落地”落在哪里,改革的“里子”如何?……(详见本报今日3版至7版)

  未来,我们可能会赋予朱清时先生以解放者的身份。虽然他创立之南科大在目前尚未取得最终的成功,但作为中国高等教育的模范,它的意义和影响,也许会在更广更深的范围里,得到绵久的传承。

  传承的只是一个观念。这个观念秉承陈寅恪先生给王国维先生题写的碑文中的一句: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按照朱清时先生的当代表述,就是“追求学术至上,去掉行政化”。观念之简单明白,与复杂的现实教育体制差距甚大。所以,这个观念具有颠覆性。无论多少人表示不满,那都只是细节上的掂量,与朱清时先生关于教育改革的基本思想观念相比,完全不重要。

  2005年,钱学森面对时任总理温家宝,发出震撼一问:“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的人才?”朱清时先生以及诸多类似他的教授、学者们,都给予了近似的回答。但真正以行动来解决这个问题的,目前似乎只有朱清时一人。在“成果”还不够丰厚,“效用”还不够醒目的情况下,笔者对朱清时先生的赞美和支持,暂时只能立足于其基本观念。但这也是最重要的一点。

  一所高校,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乃至全人类,之所以发展,之所以前进,其根本在于观念的发展和前进。僵化落后的观念对人的制约甚至迫害,在史书中不胜枚举,近现代中国,体会尤深。而教育活动正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培养先进观念的主要基地,这个基地如果被另一种观念牢牢框住,而不能产生、培育和发展自己的观念,仅仅在固有的知识、技术层面摸爬滚打,它就是一群没有蓝图的建筑工。

  朱清时先生就是奔着这个突破口而来。他坚持以“蓝图”,亦即一个正确而涉及长远的观念,来引领学生、教授以及负责高校管理的一切人员。他的希望似可比喻为:每个人都能盯住“蓝图”——可以是一幅“公共蓝图”,也可以是一幅“个人蓝图”——然后去追求,去奋斗。这可能是排除诸多干扰的唯一手段。没有干扰,才有学术自由。学术至上,必须有这个自由作前提。钱学森先生九年前那一问,充满困扰,是不自由的。但钱先生自己真的不知道答案吗?

  因为这一问是对现行教育体制的质疑。而无论钱学森先生还是朱清时先生,都对现当代世界先进教育体制,有充分的了解和把握,那是他们的亲身经历;他们只要做个结果的对比,就可以产生善意的怀疑,无须繁琐论证。所以,朱清时先生的“颠覆观念”,事实上是为了顺应,为了畅达,它其实根本没有颠覆有关学术追求的任何一方面,它颠覆的只是学术追求以外的一些富有禁锢效果的不良观念。

  所以,诸多海内外人才,不计个人利益地奔向朱清时。本报记者在采访中获悉,2011年南科大首次自主招生,全国有44个孩子放弃高考,以未来不要文凭的决心,去追随朱清时先生。在笔者的理解中,他们追随的也不是朱清时本人,而是先生的观念。这只是同一种观念的融洽和融合而已。其中一位来自合肥的学生杨思源说:在南科大做第一届本科生,很辛苦也很幸福……想用实际行动来回应外界。一位没有“文凭”的南科大毕业生,却具有如许的信心和勇气,它们来自哪里?必然来自于朱先生所倡导的教育体制和教育方式给他带来的收获。

  类似这样的年轻人才,在获得了数门学问的深造之后,更秉承了朱清时先生有关教育的思想观念,他就是一个有“蓝图”的人。而这份“蓝图”的意义,比他获得的知识技术的意义更大,因为它是方向,是引领,是道路的灵魂。道路不能解放人的创造力,它只是通达某地的工具;创造力在于方向,在于蓝图,在于先进的观念——它们的每一次发展与前进,都能赋予道路崭新的价值和意义。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自2000年设立以来,共有20位科学家获奖,其中就有15位是1951年前大学毕业的。这几个数据在表现什么?是表现道路,还是表现观念?如果请朱清时先生、钱学森先生来回答,可能都是后者。(本报首席评论员 张小石)

【编辑:李欢】

>教育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