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岂能随意把加分当“临时办法”

2014年07月03日 11:04 来源:长江日报 参与互动(0)

  从2002年起,福州开始兴建大学城,福建闽侯县上街镇几乎全部的农地和南屿镇部分村庄的土地被征用。征地用于建大学城,作为征地补偿,被征地村民子女进入大学城所在高校,可以享受20分加分政策。而随着地方性加分政策逐步清理,当地这一实行了12年的加分政策面临取消,很多考生家长异常焦虑。

  这一所谓的加分,严格来讲并非政策,而是“临时办法”。据当地负责人介绍,由于教育部明令禁止这种做法,福建各级政府也没有授权,加分最终没能形成正式文件。尽管如此,这一“临时办法”通过口头传达而执行,“只做不说,做完就是”,且一执行就是12年。所谓的加分,是“临时办法”,也被喻为“影子政策”、“土办法”,像是在描述一种因地制宜、自由权衡、随意变更的灵活权益之策,简直让人难以相信这是发生在高考录取中的事情。

  高考加分人们不陌生,加分泛滥的现象也历来被诟病,但加分可以巧立名目,可以随意分派,甚至通过口头协议就开始执行,实在超乎想象。加分政策问题丛生,这是执行走样、监督不严的问题。要不要那么多加分,为什么要加分,关乎的是教育理念,是一个合不合理的问题。而加分成为一个“土办法”,成为征地补偿品,把教育部当空气,则完全是一个笑话。高考的严肃性,甚至很多人眼中的那种神圣性,在这种“土办法”面前可能要土崩瓦解。

  虽然加分只适用当地兴建大学城,但影响力不会止于一城一地,它涉及加分政策以及高考制度,可以说是高考招录体系在基础环节的松动,甚至破败。虽然教育部明令禁止,上级政府不予授权,但加分“只做不说”,可以暗渡陈仓,已经说明我们的高招体系存在漏洞,乃至政府行政决策程序存在基层的松懈、粗糙。

  尽管大学有不同层级,有部属高校,有省级、市级高校,但归根结底都在同一个教育系统,高等教育的完整性、公平性共同体现在所有的学校中。然而,现实中,一些地方把所属高校视作地方财富,当作地方教育资源聚集地使用,乃至一些国家教育政策具体落实于高校时,可以变换花样,服务于地方利益。福州建大学城,这是地方的教育发展,但兴建的大学不可能是独立的地方产物,这些大学招录不可能脱离于国家教育体系,由地方说了算。招录体系的漏洞,行政决策程序上的作假,甚至实质上的放任,却让加分事实上变成地方说了算,也让一些地方兴建大学事实上成为国家教育体系的“法外之地”。

  我们的一些国家政策,往上走很严肃,往基层延伸就容易松动,甚至沦落为地方化色彩。加分是国家政策,地方性加分也不例外,也是自上而下授权产物,但如果基层可以无视政策合法性,无视行政决策的严谨性,那么这些国家政策自然容易沦为“土政策”。名义上,没人允许这么做,没有文件规定这么做,但实际上,执行12年也没人管,地方神通超越了政府权限,显示的是一副无政府状态。

  这种随意加分早该被发现,并被及时制止。12年来都若无其事,相当于当地以上各级政府闭目塞听,或者是听之任之、不理不睬,默认为潜规则。这是一个荒唐的景象,如今被发现,需要有调查,要有人为此担责。(评论员 肖畅)

【编辑:杜雯雯】

>教育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