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高校招生宣传和解读都应适度

2014年07月03日 13:59 来源:郑州日报 参与互动(0)

  据《人民日报》报道,今年,高校招生宣传花样频出。舌尖上的高校,美女师姐在等你……每一个创新的口号、每一个创意的举动,都牵动着考生和家长的目光。招生办纷纷放下架子做宣传,亲切的话语一下子拉近了大学与大众的距离,引得网友纷纷点赞的同时,也引起了不小的争议。

  为了吸引优质生源,包括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在内的各大高校纷纷使出浑身解数,奇招频出。宣传片、微电影、动画版报考指南,如今已是不少高校宣传招生的“标配”,并在微博等社交媒体上得到了广泛传播。名校放下身段,充分利用微博、微信等新兴传播平台,及时传递招生信息,让考生对学校多了份了解。但其中诸如“美女牌”、“美食牌”、“空调牌”等宣传手法,也引起了不小的争议,认为这种招生宣传多了时尚味,少了高校味。

  高招创新,是趋势使然,顺应潮流之举。高校生源竞争日趋激烈,受目前高校招生评估体系的影响,学校招生办不得不创新手段争夺生源。长久以来,大学都给人以“高大上”印象,膜拜有余,亲密不足。如今,高校放下架子晒美食、晒老师、晒学生,甚至以调侃、逗趣的方式将校园生活的侧面展现出来,可以看作对校园文化的一种丰富,有助于学生增加对学校的认知,以便入校后快速适应校园生活,增强认同感和归属感。这只是招生宣传的手段之一,只要内容无伤大雅,公众不必过度解读。

  但是,创新的同时,如何让大学的内涵真正深入人心,也是高校招生宣传中应当考虑的问题。虽然通过网络自媒体进行自我推广,充分利用了互联网技术,迎合了年轻人的阅读习惯,但它的缺点也很明显,是一种“浅阅读”“娱乐化”的社会化营销,利于广泛传播,不利于植根内心。就像企业一样,营销之外还要对自己产品的质量负责,还要建立独特的企业文化。靠培养出来的优秀人才吸引,靠大学精神、人文风气等文化魅力的吸引,才是高校的“硬功”所在。所以,高校招生宣传应把握好度,以什么为主,以什么为辅,不能本末倒置,在公众更为关注的内容上,比如学校教学质量、学术科研能力等方面切忌避重就轻。

  大学,承载着社会对良好的人文风气和学术氛围的期待。谈美食、谈美女,情感营销只是初步吸引,谈大学精神、谈人文关怀,文化营销才是长久吸引,而这内功并非一日就能练就。所以,招生宣传绝不是可以游离于大学底蕴之外的工作,在很大程度上它是学校“厚积薄发”的体现。高校宣传要适度,否则背离初衷,过犹不及;公众解读也要适度,否则大学进步的脚步放慢,最终会影响社会的整体进步。(向 原)

【编辑:杜雯雯】

>教育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