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海口市教育局:推荐指标到校生不能拼爹拼娘拼关系

2014年07月04日 08:58 来源:南海网  参与互动(0)

  海口市教育局回应本报报道:“教师子女加10分”不妥

  推荐不能拼爹拼娘拼关系

  “指标到校”

  自海口市教育局6月28日发布今年秋季中小学招生方案以来,各校招生信息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尤其是海口今年实行“小升初”新政,首次把来自于6所优质初中的1225个指标分配到89所小学。不同学校所拥有的指标到校名额为何差距较大?推荐环节是否公正、公平?这些话题都备受家长关注。海口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3日约见记者,对今年的招生新政做了更加深入的解读。并针对本报报道过的热点话题一一进行答复。□南国都市报记者许欣

  热点

  1

  到校名额为啥有差距回应:考虑毕业生人数等多种因素

  此前有不少家长反映称,海口市二十五小、滨海九小等“热门学校”拥有较多优质初中推荐名额,而普通小学的推荐名额与之差距很大,有的只有一两个,有的甚至没一个。一些家长担忧:这种分配方式会导致家长更加狂热地把孩子送进“热门学校”。

  海口市教育局有关负责人解答称,指标到校计划是根据小学办学水平、办学规模、毕业生人数分配的。比如说,海口二十五小今年小学毕业生人数达910多人,是全海口市小学毕业生人数最多的学校。这所学校获得108个优质初中指标推荐名额,是拥有推荐名额最多的学校。有很多学校的小学毕业生人数在百人以下,有一所小学今年只有4名毕业生。基于以上多种因素,指标到校推荐名额才会各不相同。

  有家长仔细盘点过各校分配到的优质初中推荐名额,发现市教育局直属学校拥有名额较多,而区教育局所管学校拥有名额较少。对此,海口市教育局有关负责人解答称,区教育局所管学校中,也有不少优质初中很受市民欢迎,比如美兰区教育局所管的海口九中、海口十中等校,其受欢迎程度不亚于市教育局直属学校。在分配名额的同时,不仅要支持孩子们就近入学,还要考虑为区教育局所管优质初中留下优质生源。

  优质初中指标到校名额分配的差距,会不会加剧小学“择校热”?“无论如何,就近划片仍是基本原则和主体方式,能通过指标到校推荐出来的毕竟是极少数,全市2万多名小学毕业生,只能推荐1200多名出来,不能推荐上的是绝大多数。”海口市教育局有关负责人表示,“指标到校”只是一种小升初的过渡方式,目前海口各区正在全力以赴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缩小辖区学校之间差距。比如说,龙华区正在实施学区制改革,优秀教师可以在全区范围内流动。一般来说,择校一是择环境、二是择管理、三是择教师,如果学校环境没有差距、实现统一管理,在偏远的农村学校求学,也能时时听城里来的优秀教师上课,家长还会花心思为孩子择校吗?还有一个好消息是,海口将推进学校联盟或集团化办学模式。因地制宜,按照地理位置相对就近、办学水平大致均衡的原则,将初中和小学结合成片进行统筹管理,提倡多校协同、资源整合、九年一贯。

  热点2:

  部分学校未公开细则

  回应:发现违规将责令修改细则

  近日很多家长反映称,看不到学校所制定的推荐细则,不了解自家孩子具有几成被推荐的把握,心里一直没底。

  7月3日,本报记者从海口市教育局了解到,目前仅有3所直属学校制定出了具体细则并上报市招生办备案。根据要求,各小学必须根据本校学生实际和指标到校计划,制定本校具体实施细则,量化细化评价指标。各校具体实施细则应坚持集体研究、班级和校内公示,接受监督,报市招生办备案(区属学校由区招生办集中报送)。

  海口市教育局要求学校必须尽快公开推荐细则,如家长有投诉招生不公等情况,市教育局的招生监督组会介入调查。一旦发现学校的推荐细则及实施过程中出现不公平、不公正、不公开的违规行为,市教育局将会责令学校重新修改推荐细则,并重新推荐学生。

  另外,海口市教育局将于近日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2014年海口市秋季中小学招生工作纪律的通知》和《海口市教育局关于2014年秋季中小学招生监督检查工作实施方案》,推进招生工作顺利进行。

  热点 3

  “教师子女加分”妥否

  回应:教育局要求取消该加分项目

  此前有家长质疑,海口市英才小学所制定的小升初推荐方案中,“教师子女加10分”一项不妥。“孩子的学业为什么与家长的职业挂钩?”家长称,父母当老师,孩子受照顾,这一加分条件影响了公平,有“拼爹”的嫌疑。7月3日,本报对此事件进行报道后,引起了教育部门的高度重视。美兰区教育局专门安排工作人员入校督查,仔细查阅了该校制定的小升初推荐方案,督促学校调整了“三好学生加分”等相关项目,认定“教师子女加10分”项目不合理,予以取消。

  “给教师子女加10分做法不妥。在推荐过程中考评的是孩子本人的综合素质,绝对不能拼爹、拼娘、拼关系。”海口市教育局有关负责人指出。

  热点4

  为什么不考试选拔

  回应:一次考试录取同样不公平

  有很多家长不理解,谋求优质初中学位为什么这么麻烦?一张推荐表上要经过10名以上老师签名,还要在量化评分表上打分,还要通过摇号派位录取……“还是通过考试分数选拔学生最为公平,考不上是技不如人,孩子也会输得心服口服。”有家长说,在学校推荐的过程中,如果学校操作不当,会导致家长质疑其暗箱操作,也会给孩子的心灵蒙上阴影。

  海口市教育局有关负责人说,以往多以小学毕业测试成绩为依据录取新生,这种招生办法尽管操作简便,但确实存在着过分掐尖、破坏教育生态、不利促进生源均衡的明显弊端。对于学生个体而言,以一次考试成绩作为录取条件,同样有不公平之处。不利于学生德智体美综合发展。今年省教育厅下决心要对各市县优质初中的招生进行改革,实行划片就近和指标到校相结合的招生方式,并逐年提高划片就近入学的生源比例,一方面体现划片就近入学的总要求,另一方面通过指标到校生让各学校小学毕业生都有机会接受优质教育资源,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热点5:

  招生咨询电话没人接

  回应:安排专人接电话受理投诉

  为方便家长了解相关政策,海口市教育局于7月2日公布了13部咨询和受理监督投诉电话。但很快便有家长反映称,有部分电话始终处于无人接听状态。

  记者将此事向海口市教育局进行了反映,引起了相关工作负责人的高度重视,当即致电各区教育局调查和了解情况,要求各区教育局安排人手接听电话和受理投诉。

  7月3日下午4点多,记者在海口市教育局看到,设于基础教育处的值班电话一直未曾被挂断。每接听五个电话,值班人员会在纸上记一个“正”字,短短一天内,纸上便记下了16个“正”字。这意味着,他们已经连续接听了80多个电话。

  热点6:

  推荐名额限制户籍

  回应:优质初中有分配到市县的指标

  具有海口户籍的2014年小学应届毕业生,是今年小升初指标到校推荐条件之一。一些家长不解:推荐环节为什么限制户籍?

  海口市教育局基础教育处处长符延益说,为解决农民工子女就学问题,我省自2004年起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政策。按照“两个为主”的原则,即“流入地政府管理为主和全日制公办中小学就读为主”的原则,农民工子女可在流入地就近入学。但需要考虑的情况是,今年海口市有2万多名小学生毕业,而6所省一级学校只有1225个指标分配到各小学。在僧多粥少的情况下,海口坚持户籍优先的招生政策,优先满足本市户籍适龄儿童、少年入学。

  另外,还需要考虑海南中学等优质学校分指标到各市县的问题。比如说,海南中学今年在海口所投放的初中招生指标有127个,同时,还有不少指标被分配到全省各市县以及洋浦。

  “指标到校推荐名额只是极小一部分资源,外市县小学毕业生可通过就近划片政策就读海口优质初中。”符延益说。

  热点7

  奖状证书当“敲门砖”

  回应:不得以各类证书作招生依据

  最近这段时间,很多家长都在翻箱倒柜寻找孩子的奖状和证书,为的是给孩子被推荐名校增加筹码。海口市教育局有关负责人认为,这折射出了一个话题,那就是,教育部门该营造什么样的环境,帮助孩子们健康、快乐地成长。“有的孩子真的很辛苦,除了应付学校里的考试之外,还要完成父母指派的各种培训、考级任务。拔苗助长的作法不可取,这不利于培养孩子学习的主观能动性的。”

  教育部在2014年1月14日下发了《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做好小学升入初中免试就近入学工作的实施意见》,明确要求:公办学校不得以各类竞赛证书或考级证明作为招生入学依据。目的是淡化小升初的选拔性,减轻因选拔竞争而造成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南国都市报

【编辑:吴涛】

>教育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