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评论:高考加分不是花钱买分

2014年07月16日 13:55 来源:海口晚报 参与互动(0)

  近日有网帖曝光称,河南一场武术比赛“量产”了445名国家二级运动员。新乡市武术协会执行主席是这次量产运动员的“幕后策划者”,他与多所高中签订保过协议,如果拿不到二级运动员资格,全额退款。(7月14日中国广播网)

  高考加分政策,决策者、设计者的初衷是为了更好地选拔人才。三好学生加分,特长生加分,奥数加分……最初几年的确发挥了很好的引导作用。但一件好事往往使某些“有心人”动了歪脑筋,处心积虑,弄虚作假,慢慢地将“好事”变成了“怪事”。在一些地方,高考加分甚至已经沦为官二代、富二代等权贵阶层的“专属特权”,不但完全体现不出国家制定高考加分政策的初衷,还伤害了社会公平与正义。

  “特长生升学加分”有着巨大的诱惑力,这导致名目繁多的校外“奥赛班”、声乐器乐班、美术班、竞技体育培训班等应运而生,分级设置,俨然形成了一条完整的教育产业链。就这次河南高考体育加分事件而言,一个省的一场武术比赛一下产生445名国家二级运动员,让人觉得这“国家二级运动员”的称号太名不副实。本来是为了弥补高考中“分数决定一切”的缺陷,可是当“高考加分”演变为“花钱买分”后,反而扩大了高考制度的缺陷。

  高考加分,牵涉千家万户,任何一点不公平都有可能灼伤公平和信任。相关部门不能轻描淡写,简化处理。否则,对绝大多数考生不公平。(林丫)

【编辑:刘艳】

>教育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