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小学生和家长盼作业少点 校长:没有苦,哪来乐

2014年08月21日 09:57 来源:钱江晚报 参与互动(0)

  昨天下午,婺城区教育局在站前小学召开了一场校长会议,原本有可能是一场枯燥的工作会议,却因为学生、家长、校长们的激烈讨论,有了一些化学变化。

  台上几名中小学生首批发言,孩子们很希望学习没那么累,那么沉重。让他们没想到的是,快乐教育这个话题,引起了不少家长和校长的兴趣,大家各抒己见,观点互相撞击。原本两个小时的讨论会一直开了3个半小时,才在晚饭点到来时结束。

  学生眼中的快乐:

  作业再少点,学习时高兴点

  来自婺城区各中小学的200多名校长、教职工昨天参加了会议,大家坐下后,会议并没有像原本安排的那样一个个做发言报告。

  几名孩子先发言了,他们正是台下校长们所在学校的学生。

  “我就是想少点作业,然后下课可以去阅览室看各种书籍。”学生代表徐飞扬一上来就说出了自己想象中的学校应该什么样,“也不想总是被老师和爸爸妈妈叮嘱,你要学习什么,作业完成没有。不过遗憾的是,老师都特别敬业,每次都很多作业,到现在我都没去过阅览室。”

  另一名刚考进金华一中的学生,则向老师们提了个小要求,“希望老师在教学时提高效率,而不是占用我们的课余时间,这样我们可以在课间有时间放松休息一下。”

  希望学习更轻松、快乐,孩子们的发言,尽管声音稚嫩,但观点鲜明。

  很快,这个话题,引起了大家的兴趣,成了会场上讨论的议题之一。

  家长眼中的快乐:

  读书应该是轻松快乐的

  可能早个10来年,孩子们这样的观点会被家长们骂——你不好好学习!

  但会上,一些家长似乎很赞同孩子们的观点,也希望学校能营造这样轻松愉快的环境。

  一名姓陶的家长表示,他的孩子是小学生,学习对于孩子来说,似乎并不轻松。“我是一名大学教师,到现在我都认为,学校应该是可以看自己喜欢的小说、可以偶尔闯个祸的地方。”

  至于什么小说可以看,他举了个例子,“比如《天龙八部》。”

  另一名家长也附和,“我家孩子每天回来都有很多作业,早上6点就得起床准备,实在太累。”

  他认为,学校是不是能尽量少点作业,让孩子们在学校就能完成,回家后只是辅助学习或者愉快玩耍。“读书应该是轻松快乐的,而不是受各种累。”

  校长眼中的快乐:

  是否快乐,这是相对的

  听完学生和家长代表们的观点,环城小学校长俞正强也发表了他作为教育界人士的观点,他认为快乐学习这个观点并不完全正确,他讲了个故事——

  自古就有十年寒窗的说法,快乐学习是对教育的不负责任。付出才会有收获,才能达到成功。

  曾有个学生和我一起爬尖峰山,学生很胖,于是我推着她往前爬,爬到一半,我故意把一只毛毛虫放到她前面,结果学生一鼓作气爬到山顶。

  这时一阵风吹来,女孩说她感觉一身轻松。还有一些学生没有爬山,只留在山下,他们也告诉我,自己很轻松。

  哪个是真的轻松呢?我指的轻松是负责的轻松。我们的孩子要让他体会五味杂陈,不单单是为了享福和轻松而来,对于课业负担,每个人出发点不同,体会不同,对于快乐学习的体会也不一样,没有苦就没有乐。

  作为金华教育界的领军人物,金师附小校长徐锦生认为,愉快不愉快是相对的——

  我们学校的教育是知识的积累,教给孩子生活和生存的能力。小朋友追求的愉快是简单的,学习只要对某个学科有兴趣,就没有负担,学校老师怎么把过程变成孩子喜欢的,轻松的,是我们教育要追求的。这也是我对金师附小一直寄予的希望和办学理念。

  但不是说学校又轻松又愉悦就没有负担这个概念,教学方法可以做到不一样,让孩子觉得学习有趣。

  理想的校园应该包含两方面,一方面需要提高教学艺术,大前提是准确理解并把握教材。

  另一方面要把课给教活了,比如我们学校的一位数学老师把数学知识变成数学故事,让学生们更容易接受。有人格魅力的老师更受学生欢迎,才更让学生愉快和接纳。

  教育管理部门看法:

  多听各方意见,让教育更纯粹

  婺城区教育局办公室主任罗良庆告诉记者,这次“婺城教育大家谈”的活动是一种尝试,通过这次活动,希望校长们对于学校管理教育有一定反思。

  目前来说,教育受到太多的社会束缚和各种压力,希望学校教育更加纯粹化。

  “学校、家长、学生之间可以互相交流和倾听,彼此多一些启发,如何让学生可以学得好又学得快乐,这是我们所追求的。”他说。

  9月开学后,各个学校校长也会保留这次讨论会的一些建议,去创造一个孩子们更喜欢的校园。

  实习生 朱旦鸿 本报记者 张姮

【编辑:高辰】

>教育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