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媒体关注教材带广告:地方教育部门为何未制止?

2014年09月04日 15:10 来源:西安晚报 参与互动(0)

>

  9月1日,广东肇庆网友在天涯论坛发帖称,其读初一的女儿开学领到的英语课本教材内出现大量录音磁带、语法讲解、点读笔等广告,教材为北京市仁爱教育研究所编著。很多网友觉得,课本是净土,不容污染;而教材著作权拥有者却坚称,“那不是广告,是一种售后服务,是想告诉学生,还有哪些教材”。(9月3日《羊城晚报》)

  作为备受期待的民间教材编写机构,却如此不自爱,把广告都做到了学生的课本里面,难道不知道对于自己来说,最大的广告就是用心提高教材的编写质量,然后在全国范围吸引越来越多的学校使用,从而扩大自己的影响力,进而以其他的方式来实现回报吗?为什么一定要这么急功近利,破坏教材的质量和形象,来这么破补丁一般的广告呢?这样的“狗皮膏药”,说白了,得不偿失。

  其次,需要搞清楚的是,这家机构编写的教材,带这么多的广告,到底是国家相关部门批准时的样子,还是在批准后这家机构偷梁换柱加进去的。如果是前者,相关审批部门那是失职;如果是后者,擅自变更教材的内容,行政部门也是一种失察。而更令人惊讶的是,当地方教育主管部门发现这样的广告课本,为什么没有及时制止呢?这让人怀疑,在教材选择上,是不是存在某种利益交换?

  第三,这种有形的、荒诞的教材广告容易发现,而那些无形的,甚至不是以教材形式出现的广告,怎么办?很多商家利用各种关系,其中包括很多不正当的利益手段,让教育主管部门,让学校、老师向学生推介产品的例子屡见不鲜。利用学校、老师对学生很强的影响力,甚至裹挟着、强迫着学生去购买,也很多见——因为你不购买,你就没法跟着老师学习。对于这种情况,该怎么解决,恐怕是一个更需要面对的问题。

  文/王攀 图/朱慧卿

【编辑:高辰】

>教育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