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力除四大沉疴 中国招考制度改革破冰前行

2014年09月05日 00:04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中新网北京9月5日电 题:力除四大沉疴 中国招考制度改革破冰前行

  作者:马学玲 陈伊昕

  经久不息的文理分科之争,日前终于“一锤定音”。中国官方4日公布的文件明确提出,启动高考综合改革试点,不分文理科,引发广泛关注。

  这份4000余字的文件,冀望破除“一考定终身”、“唯分数论”、“区域、城乡入学机会存在差距”、“加分造假、违规招生时有发生”等沉疴顽疾,并分别给出时间表和路线图。

  在外界看来,这一旨在促进公平、科学选才的改革,增加学生选择性的同时,还有望分散考试压力,促进学生全面而又个性的发展。但方案真正落地收效,还有待细化设计。

  力破“一考定终身”

  ——不分文理科,完善高中学业水平考试

  9月4日,中国公布《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在外界看来,这一改革的最大亮点莫过于对争议已久的文理分科“一锤定音”。

  根据上述文件,中国将启动高考综合改革试点:考生总成绩由统一高考的语文、数学、外语3个科目成绩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3个科目成绩组成。保持统一高考的语文、数学、外语科目不变、分值不变,不分文理科,外语科目提供两次考试机会。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接受中新网记者采访时表示,单考文科或理科,容易造成人的片面发展,不分文理符合人成长发展的需要,也符合提高人文素质和科学素质的基本要求。

  “但文理不分科的‘副产品’,则是提高了学业水平考试在学生评价机制中的分量。如此一来,有人担心这是变相增加了学生平时的学习负担。”储朝晖说。

  对此,教育部副部长刘利民4日指出,“这次改革,我们是努力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

  储朝晖认为,学业水平考试需要比较长的发展时间,这次的改革方案值得肯定,但还是比较简单,实施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一些问题。

  为此,他建议,未来应该由学校组织专业团队进行评测,形成良性淘汰机制。通过增强考试过程中的专业性,才能既不增加考生学业负担,又能实现公平。如仅靠行政方法来解决,确实很难走出泥淖。

  力改“唯分数论”

  ——将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作为升学参考

  近年来,被视为影响学生全面发展的一大顽疾,“唯分数论”备遭诟病。为此,4日出台的改革方案提出,将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作为升学参考。

  官方提出,建立规范的学生综合素质档案,客观记录学生成长过程中的突出表现,注重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主要包括学生思想品德、学业水平、身心健康、兴趣特长、社会实践等内容。

  刘利民指出,将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作为升学参考,主要基于两方面考虑,一是考试成绩有局限性,成绩只能衡量学生发展水平的一个重要方面,但不是全部;二是人才选拔标准应具有全面性。

  “这次把考试成绩和综合素质评价的情况结合起来选拔人才,方式应当说更加科学,有助于扭转单纯用考试分数评价学生的做法,促使人才选拔从只看冷冰冰的分,到关注活生生的人,实现知行统一。”刘利民说。

  储朝晖则对此表示担忧,“在使用总分评价的模式下,一般很难真正解决‘唯分数论’的问题。”

  此外,如何保证综合素质评价真实可信,成为外界对这一改革的最大担忧。刘利民表示,将进行一系列的制度设计,譬如对活动记录和事实材料进行公示、要求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建立统一的电子管理平台、严处弄虚作假者等。

  储朝晖建议,高等学校应该和中学之间行成一种相互鉴别的机制,高校如果觉得中学不好,可以将比重压低,好的则将比重放高。经过相互磨合,会变得更为客观公正。

  力缩“区域、城乡入学机会差距”

  ——提高中西部和人口大省录取率,增加农村学生上重点高校人数

  随着城市化的快速推进,当下中国,区域、城乡之间入学机会的差距,越来越受到关注。为缩小这一差距,这份改革方案明确提出,提高中西部地区和人口大省高考录取率。

  方案明确,继续实施支援中西部地区招生协作计划,在东部地区高校安排专门招生名额面向中西部地区招生。部属高校要公开招生名额分配原则和办法,合理确定分省招生计划,严格控制属地招生比例。

  “我们希望通过这些举措,力争到2017年,录取率最低省份与全国平均水平的差距从2013年的6个百分点缩小至4个百分点以内。”教育部副部长杜玉波指出。

  中新网记者注意到,对于近年来舆论热议的“寒门难出贵子”,这一改革方案亦有明确表述,即“增加农村学生上重点高校人数”,并进一步明确,“2017年贫困地区农村学生进入重点高校人数明显增加,形成保障农村学生上重点高校的长效机制。”

  “希望通过以上举措,不仅要让优秀的农村孩子有大学上,还要上好大学,让更多农家子弟有实现梦想的机会。”杜玉波说。

  力除“加分造假、违规招生乱象”

  ——给加分做“减法”,自主招生挪至高考后

  每年高考前后,围绕加分都会发生一些新闻事件,引发有关其存废的争论。和往年相比,今年的“丑闻”格外多,质疑、反对声尤其强烈,持续引发关注。

  为此,此次出台的方案明确提出,要减少和规范考试加分。用杜玉波的话说,就是给考试加分做“减法”:2015年起取消体育、艺术等特长生加分项目。确有必要保留的加分项目,应合理设置加分分值。

  与高考加分一道备受关注的,还有争议四起的高校自主招生。中新网记者注意到,在这份改革方案中,官方首次提出,“2015年起推行自主招生安排在全国统一高考后进行。”

  “这一设计的初衷是为了减少自主招生对统一招考的影响,但这在一定程度上压缩了学校的自主权,对于考生而言,自主选择也会受到限制。”储朝晖说。

  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指出,如果高考后的自主招生,能借鉴香港地区高校在内地的自主招生方式,由学校自主提出申请的成绩要求,达到成绩要求的学生自主申请若干所学校,学校独立进行录取,学生可以获得多张录取通知书,这就实现了考试招生分离,既扩大学生的选择权,又扩大学校的招生自主权。

  “但如果高考之后的自主招生,只是推广已经在内地一些高校实施的方式,即考生参加学校面试之后,要填报志愿,把该校填报在提前批的第一志愿,学校再结合学生的高考分数、大学面试测试成绩和中学学业测试成绩进行录取,其价值和意义则十分有限。”熊丙奇说。(完)

>教育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