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文理不分科”回归通识教育

2014年09月05日 16:18 来源:燕赵晚报 参与互动(0)

  考试改革实施意见发布,高中将不再分文理科,2015年起取消体育、艺术等特长生加分项目。

  高考改革首先要回答的命题是,高考以及所串联起来的基础和高等教育,究竟要为社会造就怎样的下一代?如何避免再走以往把学生培养成应试机器的老路?此次有关“文理不分科”的重大转型,就是从所谓专才教育迈向通识教育的改革路径。

  求知、强身、做人,这是现代教育体系理应具备的三大核心内容。教育要培养独创性人才,是一个综合体系,基础教育、高等教育、社会用人制度与环境,缺一不可。基础教育的独立思维、研究意识培养,具有基础性作用;高等教育的通识教育与学术规范训练,可培养一个人的科研精神与正确的学术习惯;而良好的用人制度则鼓励每个人发挥各自所长。但是以现实情况而论,这三者都有缺失。尤其是教育与市场用人制度需求的脱节,更成为当下一大社会现象。其中暴露出来的严峻挑战,是基础和高等教育的应试模板扼杀了学生的创造性和自主性,造成千人一面的流水线产品,唯分数至上的僵化内容灌输,无法适应社会与市场的多样化需求。

  “文理分科”实际上就是培养所谓专才,然而高中实施“文理分科”的实践效果却离设计者初衷相去甚远。原因就在于,“文理分科”在应试指挥棒下,异变为家长和学生为了以后高考录取竞争力增强、未来就业更顺畅的功利性目标,并非主动而是被动选择文科或理科。而老师和学校也着眼于毕业率、高考录取比例等指标,鼓励学生们按照所谓专长来选择文科或理科。

  中学的文理分科,导致许多学生只知专业领域,不知社会万象,同时,由于智力的不完全开发,对社会与人生的认识颇多偏执不论,其触类旁通的创造力更是缺乏。因此,在中学取消分科,高校推行通识教育,恢复高考全科目考试,其目的不外乎要学生全面平衡发展,也就是要使得文学家、艺术家有逻辑清晰的思维,理工科学家有点人文气息,只有这样的综合人才,才是发育完全的人才,才有可能从一个学科跨越到另一个学科,完成知识的迁移与升华。

  高中文理不再分科,也就为进行通识教育,打通学科界限,从各个角度引爆人生的潜力,建立了制度基础,并由此引导学生发掘自己的兴趣,从而找准其一生的发展方向。当读书日益沦为稻粱谋的功利计较时,标志着我们的教育园地早已荒芜。也就是说,为了人文传统,为了历史担当,高中文理不分科等一系列改革探索都不应徘徊不前。

  当然,包括高考在内的现行教育制度模式积弊流年,涉及方方面面,改革不可能一蹴而就,但就教育本身来说,当前学科的人为切割是不利于学生发展的,故此,对此次教育改革应不吝掌声。(广东东莞 毕舸)

【编辑:杜雯雯】

>教育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