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退休副教授被学生误会“收破烂的” 捐数十万助学

2014年09月10日 10:18 来源:武汉晚报 参与互动(0)

  湖大师生看望徐长岳老师。记者何晓刚 通讯员吴珊 舒娟 摄

  湖北大学87岁的退休老教师徐长岳,老伙伴们常打趣称他为“穷教授”。怎么个穷法?家里最值钱的“电器”是一台用了10多年的吊扇,还是朋友搬新房淘汰下来送他的;一双地摊上买的塑胶鞋穿了30多年,“张嘴”了还舍不得丢;一日三餐吃食堂,给自己严格规定生活费数目,1分钱不能多花……每当这时,徐长岳都只笑笑不说话,他心里明白,他拥有的财富可多着呢。这不,教师节到了,他一个普通老教师收到10多个学生的电话短信祝福,比有些硕导还多,到家里看他的学生像过年一样热闹,他觉得特别知足。

  【穷人徐长岳】

  “收破烂的怎么进学校了?”

  徐长岳是真穷。“一件背心就像是被子弹打过样的,到处都是破洞,我说给他买件新的,他说不用,有洞穿着还凉快。”湖北大学外国语学院党委书记林二友告诉记者。有一次,他亲见徐老师身穿一件很破的老式中山装,脚穿塑胶鞋,拄着一根木头拐杖,一步一步地往前挪着步子。林书记刚准备上去打招呼,听旁边有学生议论:“收破烂的怎么进学校了?保安也不管管。”他心里一阵疼,也不好叫住学生解释。

  一柜子“被子弹打过的衣服”

  耳听为虚。前天,记者到徐长岳家里,感受到什么叫家徒四壁。30余平方米一室一厅的房内,水泥地面坑洼似搓板,可以被称作家具的物件只有一张锈得看不清颜色的弹簧床,一张老式衣柜,一张四方长桌,几条长高板凳,还有唯一的一样电器——陪伴老人十几年的电风扇,转起来吱呀作响。衣柜里所有的衣服“年龄”都超过50岁,款式老旧,很多都有大洞小眼。记者提出想看看那件被林二友形容“像子弹打过的背心”,护工阿姨说:“那衣服一洗就破成两半了,我给丢了。”

  像这样“被子弹打过的衣服”,徐长岳有一柜子。衣柜旁的5双布鞋,3双鞋底后跟都磨没了,还有一双前脚“张嘴”,剩下一双拖鞋表面看还不错,实际上鞋底从中间断成两截。

  “最好的”背心有近20个洞

  记者第二次到徐长岳家时,他特地穿上自己觉得最好的一件背心。那是件怎样的背心呀?记者粗略数数,从前胸到后背,大洞小洞有近20个。

  采访中,老人坐在椅子上,两只手有意识地分别放在膝盖处。记者将他的手握在手上时才发现,老人穿的长裤膝盖处各有一个破洞。

  “没得法,衣柜里就没有一件没洞的衣服。他不让丢,说还能穿。”阿姨说,我一个农村女人早就不穿破洞衣服了,他一个教授穿成这样。

  “学校相关部门和学院曾多次想为老人装修房屋,置换家具,但他都坚持谢绝。”同行的老师说。

  “他不买衣服,不外出逛街,几套中山装穿了几十年,一日三餐都在食堂吃,生活极其简单和规律。”离退休处教职工赵菲介绍。

  一个月450元生活费,只能少用,绝不超支,徐长岳吃的是什么?老人告诉记者,他的饮食很固定,一年四季不变:早晨一碗粥、一个馒头加免费咸菜共2.1元钱;中午也是一碗粥、一个花卷或者馒头、咸菜;晚餐最“丰盛”,他会点一碗煲汤套餐,10元钱左右。每天的生活费大约15元。

  “我不想花钱在买衣服、买吃的、装修屋子上,这些东西和钱都是带不走的,只愿孩子们生活得好点!”徐长岳说。

  大部分钱用于捐资助学

  徐长岳一生未婚,无儿无女,他说的孩子是指学校里的学生,他把他们每个人都当作自己的后辈一样爱护。

  徐长岳的亲戚都在福建老家,如今老的老、走的走了。早几十年前,他有时还给亲戚汇点钱,如今亲戚的孩子们也大了,见他一个孤老也可怜,坚决不要他的钱了。

  退休时,徐长岳是副教授。今年初,徐长岳的退休工资涨到4000元/月。这些年,徐长岳的钱哪里去了?

  林二友算过一笔账:除去吃穿等必花开销,退休这么多年,加上学校逢年过节的慰问费,徐长岳攒下的钱最少也该有三四十万了。可事实上,徐长岳所有存款只有一两万,大部分钱都被他用于捐资助学。

  三四十万是这样捐出去的

  离退休处的老师说,大概20多年前,刚退休那阵,徐老师就时不时给学生捐钱。少则几百,多则数千,每次都是直接交给退休办或者学校基金会,让学校帮忙找些贫困孩子,并嘱咐:“让孩子们吃好点。”在离退休处工作十余年的赵菲告诉记者,这些年来,徐老师到底送过多少钱,她都记不清了。

  大三的贫困学生小胡清楚地记得,去年11月,他为了省钱,中午正餐在食堂买馒头,旁边一位老头见了,硬从口袋里掏出几十块钱塞给他,他当时莫名其妙,后来才知道这位老人就是徐老师。

  没过一周,徐长岳走进离退休办公室,对工作人员说要给学生捐4000元,“我不想让这些正在长身体的孩子天天啃馒头。”

  连学校青年志愿者协会的学生都认识徐长岳了,只要有募捐活动,他总会第一时间赶过来捐钱。

  去年,湖大沙湖边两家棚户失火,棚户的主人是学校的临时工。徐长岳知道后,第二天就拄着拐杖到社区送去2000元钱,希望代为转交。

  摔骨折了忍痛在家休息

  被徐长岳资助过的学生林然是学院的志愿者,想到老人一个人年事已高,又有高血压,万一在家发作,连个人手都没有。想到学院领导曾叮嘱,大家没事多去徐老师家附近转转,林然没事时会常绕到老人家门口。今年3月底,林然发现老人卧病在家。原来,头一晚,徐长岳高血压发作,在卫生间跌倒,摔骨折了。可为了省钱,他只是忍痛在家休息。林然赶紧打电话到学院,学院联合离退休处、校医院将老人送进紫荆医院。经诊断,老人三根肋骨摔断。

  在交钱时,外国语学院党委书记林二友发现,老人全身上下只有100元现金和一张校园卡。林二友把钱放回徐长岳口袋,默默地帮他交了款,办了住院手续。当晚,林二友让妻子做了些可口的青菜和米粥送给徐老师,又和离退休党支部及院老协一起安排了护工阿姨照顾徐老师。

  不愿给别人添任何麻烦

  徐长岳的好友侯宗贵说,老徐曾交待他一件事:如果有一天,他倒在了家里,大家不要破门而入,门有防盗锁,弄坏了不好把房子还给学校(学校分的福利公房),而只需把窗户拆了,从窗户进去损失小点。他专门留有7000元,这钱就用来修补窗户。“他不愿给别人添任何麻烦,将自己生命最后一刻的可能也考虑周全。”

  【富人徐长岳】

  得到的比捐出去的珍贵

  徐长岳自认为是个“富人”。他认为,大脑和心里能装下的东西,才是千金难买的财富。

  病床上的徐长岳如数家珍:家里还有好多珍藏的专业书、学校颁发的荣誉证、捐赠证书……

  徐老师的专业英语书有满满一柜子,很多证书被护工阿姨清理出来了。记者看到几本“校园好老人”、“优秀退休教师”等荣誉证书。

  “我捐出去的都是些身外物,真正宝贝的是这些。”徐长岳打趣。他说,从来没想过图什么回报,他得到的比捐出去的多得多。

  得到了什么?徐长岳说,是发自心底那种被需要的满足感和快乐感。

  他举了个例子:“你看人家有些家庭儿女成群的,都忙于工作,过节家里也只剩下老人冷冷清清。你看看我,逢年过节总有孩子来看我,陪我说话。”说起这些,徐长岳的眼神都变得骄傲起来。

  摔伤住院3个多月来,孤老徐长岳的病房里从没断过人,看望他的学生来了一拨又一拨。

  护工阿姨说,每次学生来,都抢着帮徐老师做这做那,陪着聊天说笑。“说他是个孤老,绝对没人相信。”

  那些孩子是他最大的财富

  徐长岳说,他的富有,还在于,他有许许多多孩子。

  记者采访时,遇到一个来看徐老师的女孩小玲,小玲是徐老师资助过的学生。

  小玲说,她费了很大劲才打听到是徐老师一直资助她生活费。她曾跑到徐老师家,非帮他打扫下卫生表达谢意,可徐老师坚决不让,还批评她,“你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千万别只想着什么回报,我什么都不缺。”小玲说,徐老师给了她亲人一般的关爱,她无以为报,只能像亲人一样回馈徐老师,做点力所能及的事情,多陪陪老人,让他不会觉得一个人太孤单。

  开学这两天,被徐老师资助的学生卢伟刚到学校报完到,就来看望徐老师了。9月9日晚,徐老师家里来了10多个学生,徐老师开心得嘴巴都合不拢。

  已经毕业的学生周成告诉记者,刚上大学那阵,他连吃饭都成问题,一度很自卑,多亏了徐老师资助,他才能安心完成学业。如今他已经在沿海一家公司找到工作,只要回武汉,他都会回来看望恩人。“我也会像徐老师一样,尽力去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把他这份爱传递下去。”周成说。

  像恩人一样帮助贫困学子

  记者:促使您这么多年坚持助学的动力是什么?

  徐长岳:我是福建人,上大学那会正是困难时期,上课经常饿得两眼发花,求助老乡会,一位商人接济了我几个月生活费。他叫什么名字、长什么样子,我至今不知道。上了班有了薪水,我就发誓好好回报恩人,像他一样,去帮助那些困难学生,让他们学有所成。

  记者:准备一直捐到什么时候呢?不给自己留点养老费用吗?

  徐长岳:只要学校还给我发工资,捐献就不会停。养老费嘛,吃饱穿暖就行了。

  记者周忠良 李芳

  通讯员王义芳 吴珊 韩文莉 实习生文小倩

【编辑:高辰】

>教育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