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评论:对“父母送孩子上大学”一味拍砖忽视亲情

2014年09月11日 16:03 来源:新民晚报 参与互动(0)

  9月,国内各大高校迎来一年一度的新学年开学季,一众中国家长再次用行动向公众阐释了什么叫“可怜天下父母心”:送新生入校的车辆蜂拥而至,由于来不及返程,家长们纷纷住到了学校在体育馆内特设的“地铺”上。真可谓有图有真相,在这数百张“地铺”上,众多家长或席地而卧,或酣然入睡,浩浩荡荡的“地铺队伍”,让人感动,也让人感慨。

  感动的当然是“儿行千里母担忧”的父母心,感慨的,可能还是那些“子女难立”的老生常谈。不过,相比网友纷纷拍砖大学新生的痛心疾首,身边那些已过而立之年的朋友,却从中万分感慨地想到了自己的父母。那些如朱自清“背影”一般的故事,一个个从他们的记忆中倒带:有母亲帮着扛大包小裹到学校却舍不得自己吃顿好的,有父亲为了给孩子一句叮咛就徒步走几十里路到城里的……这些当年的大学新生,如今已为人父母,肩负起家庭重责,“父母千里送子女”的经历,不仅没有让他们不独立,反而让他们从中学会了感恩、责任、亲情,也学会了以怎样的姿态面对自己的子女。

  或许,随着社会及家庭经济水平的提高,如今的独生一代的确可以更长时间地依赖父母,他们通常没有从经济、行动上独立起来的紧迫性,但这并不足以构成人们拍砖“父母送子女上大学”的理由。父母子女之间,亲情绝对是人生最重要的财富,也是一个人独立的基础,因此,我们实在没有必要纠结于“该不该送孩子上大学”这样的问题,而更该想想,父母子女之间,如何既重亲情又重独立,让亲情与独立性相互交融?

  这就让人想到美国家庭及学校的做法。在很多人的印象中,美国孩子都是很独立的,美国孩子应该都是独自去学校报到。但其实,美国家庭也相当看重亲情。孩子读大学,美国父母们往往会把自己家最大的车开去,有时仅“卸货”就要好几个小时。不仅父母要去送子女,兄弟姐妹也会去,一家人在一起,其乐融融。尽管有这么多亲属到学校,但物品归放、床铺铺设、卫生打扫等事宜,都是由大学新生自己完成,家长并不插手。美国一些大学通常也非常欢迎家长到学校来,校方会专门组织派对,向学生、家长介绍学校,接受家长垂询,让学生、家长与校长、教授在派对上自由交流,或者参加游园活动。学校敞开怀抱面对学生及家长,让家长多参与到学校的教育中,让他们多到学校看看,这种自由、开放、人性的态度,不仅增强了学校的凝聚力,也让学校、学生、家长三方形成了信任纽带。

  对“父母送子女上大学”一味拍砖,其实是忽视了其中宝贵的亲情成分,甚至连带着把家长从学校教育中隔离了出去,这样难道对孩子建立责任、信任、感恩、独立等人生态度更好吗?(李妍)

【编辑:高辰】

>教育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