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评论:以教育评价机制改革托举师者梦想

2014年09月11日 16:46 来源:深圳特区报 参与互动(0)

  昨天是教师节。新华网此前一篇报道谈到,当下的教师,深陷课时、论文、公开课、评分、职称等泥淖,置身于另一个指标争夺的名利场:在形形色色打着“科学”旗号的量化考核背后,挂钩着教师们的职称、晋升、身价……报道发问,这些指标,真的符合教书育人的初衷吗?种种评定,真的有益于社会的教育前行吗?

  在一片应景式的喧嚣与扰攘之中,这样的追问显得沉静而有力。我们的教育评价机制,我们的社会,应该有足够的温度和善意,倾听教师的心声,关爱教师。

  一些中小学教师为什么会出现“职业倦怠”?这其中,除了多年来重复劳动带来的成就感受挫之外,很大程度上要归因于职业荣誉感的稀缺。譬如职称评定的“天花板”效应,即按照现行的职改方案,无论如何努力,大多数地区的大多数中小学教师,注定终身难以评上正高。政策的“饼”与现实的竞争者之间,完全不是正常、良性的互动关系。

  又如社会认同感偏低,同样是中小学教师难以逾越的阶层门槛。尽管这些年教师地位不断提升,但许多教师的流失,仍然照见了中小学教师面临的坚硬现实。流失的教师都去了哪里?不外乎党政机关。这一点,在经济落后地区尤其明显。

  对于高校教师而言,从业环境的压力则来自越来越不人道的“科研”指标。前不久,清华大学广受学生好评的讲师方艳华,因为就职9年未评职称被迫转岗。尽管此事引发社会热议,但并未能触动当下的教学科研体制。由此传导给高校教师的,依然是无休止的利益冲突与职业困扰。

  其实,所有这些问题的关键症结,仍在于时下教育评价中的行政化倾向。这一方面体现在僵硬、“一刀切”式的量化指标上,指标设定简单粗糙,缺乏足够的弹性,广大教师只能削足适履,深陷其中而难以自拔。否则就是自毁前程,连带着,在职称评定、奖金分配、项目评审、学术声誉、社会影响等方面受到影响。另一方面,也体现在社会评价很难进入主流教育评价,并被接纳认可。在讲究学历乃至“第一学历”的当下,评价的高度窄化以及单一化,在扼杀创造力的同时,也使得教育越来越难以托起师者的梦想。

  当然,近些年来,一些地方也在尝试改变,像广州市天河区创新名师评选办法,取消年龄、职称、论文等诸多条件的限制,注重考察教师的社会影响和辐射力等。究其实质,即意在改变行政化的评价倾向。然而,类似的努力毕竟还是凤毛麟角。

  值此举国庆祝第30个教师节之际,有必要认真检视一下我们的教育评价机制,励志求变,给千千万万师者以崇高的职业荣誉,让教育真正回归教书育人的本质,让教师能够从指标争夺战的硝烟中脱身。(胡印斌)

【编辑:刘彦领】

>教育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