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教育专家:努力释放高考改革带给高中教育红利

2014年09月22日 14:21 来源:文汇报 参与互动(0)

  核心观点

  高考改革对每一所高中学校而言都是机遇与挑战并存的,而能否让改革新政释放出更加丰厚的红利,则取决于我们高中的改革实践。学生的发展指导如何进行,综合素质评价如何实施,选择强度不断提高的课程体系如何建立,课程资源如何更新和创造,课程管理的秩序如何重建等等问题,都会在挑战中暴露而需要我们去直面和应对

  必须定位于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及基本素养

  对于新一轮高考综合改革,我比较看重的是在新政下的普通高中改革问题。

  长期以来,上海基础教育界对于高中改革的思考和探索从未停止过,特别是高中教育日趋普及,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来临之后,大部分初中学生都能上高中,大部分高中学生(甚至大部分青年)都能上大学,此时我们对高中教育的发展定位和发展路径应该有清醒的共识:

  首先,高中作为15-18岁这一人生发展关键时期的阶段,必须定位于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及基本素养,必须真正把大写的“人”字放在核心位置。然而人们往往过于看重高中的“大学预备”功能,把高中仅仅当作一条“通道”,只是关注有多少学生“被运送”到大学的彼岸,因而也往往会以“考分”作为追求的目标而不惜牺牲学生的健康成长。

  其次,高中要真正摆脱精英教育模式的路径依赖,必须有两个变化:一是从单纯注重传授知识变为真正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做人,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二是课程结构必须由单一变为多样,从而为学生选择未来的发展方向和路径提供可能。

  综观国际上的高中教育改革,其基本走向是多样化。主要体现为:强调共同基础和个性发展的培养目标;横向分类的办学模式体现面向全体青少年的特点;课程设置注重高选择性;主动提供专业的学生发展指导。

  今天,我们的高中应当适应“从精英走向大众,从预科走向育人”的变化,逐步走向多样化,从而使得学生面对多样化的社会需求,在高中学习的过程中学会认识自我、认识社会,进而逐步学会独立地做出明智的选择,既能适应社会的现实需要,也能实现自身多向发展的未来。

  应当看到,这次发布的高考改革方案,为高中教育的上述改革提供了契机。高中需要创新更多的课程以丰富学生的经历,这些课程不是单纯以知识难度挑战学生,而是更加强调学生的参与、体验、问题解决,让学生在完成一个个具有挑战性的创思与创造的任务中激活自己的潜能;高中需要着力增强学生自主选择的能力,将“选择”贯穿于办学理念、培养目标、课程内容与实施等各个方面,让一个个性健全发展的人在复杂情境中学习独立作出选择;高中需要调整课程管理机制,只有改变课程管理机制,才能从结构上创新学校的课程,进而体现出适应每一个学生发展的目标;高中需要实施综合素质评价,让评价不仅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是去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促进学生在原有的水平上的发展。

  必须对真正意义上的“选择”给予高度重视

  如何真正把握高考制度改革的契机,在高中教育的改革中释放其红利,我们高中应当具有时不我待、舍我其谁的时代使命和责任担当:

  首先,高考制度的任何改革都不可能替代高中的改革,它可能会松动对高中的束缚,多一点发挥对高中改革的正向引导,但高中改革理想的实现要靠高中教育工作者的智慧创造和不懈的努力。虽然高中改革和高考改革可以是一个互为促进、良性互动的过程,但是高中作为具有独立价值的学习阶段,必须通过自身的改革来实现育人的目标。我们既不能借口高考“指挥棒”不变而在高中改革上无所作为,也不能不切实际地等待“高考制度改革到位”以轻轻松松地实现高中的变革。只有主动抓住发展机会,积极投身扎实的改革之中才能实现高中教育价值的回归。

  其次,高中教育的目标追求,绝对不能再沿袭“应试”的习惯思路和做法。究竟是创造充分的条件让学生实现真正的自主选择,还是贪图方便地以“对付考试”的套路,在新方案的考试时间安排和框架下,让学生重新落入刻板的课程安排俗套,进行貌似自主的选择?今天的信息时代对人的选择能力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同时,高中生身心发展的固有特征也对人的选择权利提出了新的要求。高中生批判性思维空前发展,想象异常丰富,其人格独立感和成就体验欲日益增强。这是一个需要做出独立选择,也能够做出独立选择的阶段。因此,走向大众的高中教育必须对真正意义上的“选择”给予高度重视。

  再次,高考改革对每一所高中学校而言都是机遇与挑战并存的,而能否让改革新政释放出更加丰厚的红利,则取决于我们高中的改革实践。学生的发展指导如何进行,综合素质评价如何实施,选择强度不断提高的课程体系如何建立,课程资源如何更新和创造,课程管理的秩序如何重建等等问题,都会在挑战中暴露而需要我们去直面和应对。但是,我们要看到,谁更坚信于“促进每一个学生发展”的教育理念并付诸最常态的教育实践,谁就可能赢得“弯道超车”以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机遇。

  总之,也许我们不能要求一次改革一下子解决所有的问题,但是上海高考改革方案的出台必然对上海的高中教育带来一次革命性变化的契机,而把握这个契机的当属改革的先锋和攻坚的勇士。

  (作者为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上海市教育学会副会长 尹后庆)

【编辑:高辰】

>教育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