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寒酸小学”折射“官念”问题

2014年09月24日 13:21 来源:中国教育报 参与互动(0)

  “校园杂草丛生,校舍年久失修开裂掉皮,操场刮风天尘土飞扬、下雨天泥泞不堪无处下脚。”近日,北京市通州区永顺镇乔庄小学被曝由于校舍陈旧、基础设施简陋,被家长们称为“北京最寒酸小学”。通州区教委工作人员回应称,计划近期以改扩建方式对乔庄小学校舍进行改造。(9月22日《新京报》)

  据当地居民讲,在该小学就读的基本上都是外来打工人员的孩子。其实,不只北京,在我国不少地方都存在类似于乔庄小学这样的以农民工子女为主体的寒酸学校。可见,农民工子女在偌大的城市里想拥有教育的一席之地并不容易。“为什么受伤的总是我”?这是一个很值得深思的问题。平心而论,庞大的农民工子女飞往城市,的确给城市的教育带来严峻的挑战,因为城市的教育资源相对短缺,不可能对农民工子女“全盘吸收”。不过,隐藏在背后的主观原因则不能忽视,地方主政者在推进教育均衡发展时是否真正关注农民工子女的教育生态呢?

  当前我国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的状况不容乐观,要想解决农民工子女的上学难,“官念”转变是关键。地方主政者要充分认识到,在中国城市化的进程中,农民工子女教育,不只是农民工的家事,它实实在在是国家和全民的国事。看一个城市的文明发展程度,很大程度要看城市对弱势群体、对外来人口的关爱程度。故而,城市主政者要把农民工子女的教育作为重要的民生工程抓好做实。同时,要想解决农民工子女的上学难,体制改革是核心。城市主政者不妨创新多种办学方式,如对原有公办学校进行改造完善;降低办学门槛,鼓励社会资本投入教育,或民营或公助民营;等等。(■钱桂林 作者系江苏省海安县老坝港中学教师)

【编辑:朱峰】

>教育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