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评论:学生自杀、诈死背后引发德育教育思考

2014年09月24日 13:42 来源:华西都市报 参与互动(0)

  近日,达州新世纪学校一名高三女生自杀、南充某学校一名高二男生诈死,此类事件的发生引起了社会的关注及讨论。

  究竟什么原因让正值青春年华的女孩动起了轻生的念头?又是什么原因让本该是活力四射的男孩竟不惜用生命开玩笑,造成警方、学校、家长各方恐慌?

  此类事件的频发反映出学生在青春期遇到了很多成长问题,同时也折射出学校和家庭在德育教育方面存在着一些缺失,本期华西城市读本教育专刊将视角聚焦此类事件的背后,探讨由此引发的德育教育思考。

  学生青春期容易出现哪些问题?

  1

  学业压力增大带来的厌学

  处于青春期的学生最常见的问题便是厌学,究其原因,随着学习压力的不断增加,加之老师和家长整天在孩子身边唠叨带来的升学压力,无意中给孩子带来了无形的压力。这样的压力一旦产生,一些孩子便失去了学习积极性,从主动汲取新知识的渴望变成被动接受的无奈,逐渐产生厌学情绪。

  邓先生的女儿目前正在读初三,但从去年开始他发现女儿的成绩下滑很厉害,邓先生很纳闷:“以前孩子的成绩都是名列前茅,现在下滑到‘中下游’去了,看到女儿现在的成绩,家长哪有不着急的。”于是邓先生便找到老师询问孩子平时在学校的情况,据老师介绍孩子成绩的下滑主要原因在于学习不主动,以前都是很积极地回答问题,不懂的也会及时提问。而现在,或许是生活和学习压力太大,导致孩子没法安心、主动的去学习。

  “我利用晚上的时间跟孩子沟通过好几次,最开始她一直都不说,后来她终于跟我道出了原由。”邓先生说,主要是随着科目和知识难度的增加,很多东西她都学不懂,慢慢地便失去了信心,对于有些偏弱的课目甚至一上课便想睡觉。

  2

  认知能力提高带来的逆反

  “说啥子娃儿都不听,有时你说多了他反而觉得很烦躁,甚至你让他这样做,他却偏偏要那样做。”相信很多家长都有这样的困惑,感觉孩子大了越来越不听话,什么事情都跟家长反着来,不说还好,越说情况越糟。这便是青春期的逆反心理,是孩子成长阶段最特殊的一个时期。

  据权威解释,逆反心理是指人们彼此之间为了维护自尊,而对对方的要求采取相反的态度和言行的一种心理状态。以此来显示自己的“高明”和“非凡”之处。

  前苏联心理学家普拉图诺夫在《趣味心理学》一书的前言中对逆反心理如此解释:逆反心理表示这样的一种心理结果,即支持采取一种行动,结果却说服对方采取相反的行动。

  “这个阶段的孩子无论从生理还是心理上,都处于一个快速成长阶段,就像一块迅速吸水的海绵,海量地接受着来自方方面面的信息。”达州某中学心理老师分析到,孩子通过这些信息认知能力大大提高,觉得自己已经能够正确判断事物,不需要大人整天的唠叨和提醒。因此,才会出现大人越让孩子做什么,孩子却偏不那样做,孩子跟大人“对着干”。在这种情况下,很多无法预料的事情都会发生,有时甚至会演变成人间悲剧。

  3

  情感逐渐丰富带来的早恋

  早恋,是摆在青春正茂的少男少女面前一道难以逾越的沟壑,多少曾经的乖孩子、好学生都在这条沟壑前跌下马来,也有不少人纵身跃马跨国沟壑。

  近日,一条“高三学子为抢女友,捅伤女友前男友”的新闻引发社会强烈关注,一名即将面临高考的学生为了情爱居然大打出手,甚至动起了刀子,由此可见,在爱情面前少男少女是多么的脆弱和冲动。

  据分析,处于青春期的少男少女身体发育迅速,荷尔蒙分泌逐渐增多,因此对异性便会产生一种天然的吸引力。经过数十年的调查表明,在中学阶段发生过“感情”的人很多,而大多数都是暗恋、单恋,只有相互有好感,才能发展成为早恋。

  王先生最近便陷入了这种苦恼之中,因为他怀疑自己的儿子出现了早恋的情况。“以前周末很少出去,现在一到周末就说出去和同学打篮球,可是有两次回家后并没发现他洗澡,要是打篮球的话出了汗肯定要洗澡。”王先生无奈地说,问他又不承认,有次在他的逼问下还跟他急了。

  “我觉得早恋只要不影响正常的学习和不做原则范围以外的事,应 该 被 允许,家长不能一味地去拆散,而要进行正确地引导。”刘先生作为曾经的早恋一族,如今和初恋情人已成家生子,在他眼中早恋并非家长和老师眼中的猛虎,而是青春期的一种正常表现。

  学校和家庭德育教育应从何入手?

  德育与智育同样重要

  在目前中国教育的大环境下,评价一个学校好坏的标准首当其冲的肯定是教学质量。尽管每个学校都扛着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学生的大旗,但在很多地方都出现了太重教学质量,而忽视了同样影响学生一生的德育教育。

  “智育教育是让学生成才,而德育教育是让学生成人,两者同等重要。”如何改变重智育轻德育的现状?首先要把两者提到同样重要的地位,甚至德育更为重要的地位,因为学生最终走向社会立足社会靠的不仅仅是知识,更多的是作为一个人的品德,其世界观、价值观应该是积极向上的;其次学校在平常教学过程中要有意识地加大德育教育比重,不能在现实面前一味追求升学率,一个优生的标准不仅是成绩优秀,人格的健全更重要。

  改变沟通方式很重要

  当然,德育教育绝不只是学校的事,广义的德育包括社会德育、社区德育、学校德育和家庭德育等方面。由于学生活动空间的局限,家庭在德育教育方面尤为关键,好的父母是孩子的榜样和标杆。

  正如上文所述,处于青春期的学生会出现诸如早恋、厌学、逆反心理等一系列问题,面对孩子出现的这些问题,家长要如何做才能让孩子接受,而不是在逆反心理的驱使下“背道而驰”呢?很多家长在与孩子的交流过程中总是高高在上,距离只能让孩子越来越疏远,越来越不想与你交流。因此,家长的态度是关键,主动和孩子交流沟通,还要改变沟通方式,变训话质问为谈心商量,通过和颜悦色的交流真正走进孩子内心,认识了解孩子。化干戈为玉帛,化距离为温情,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家校互动随时掌握孩子动向

  学校和家庭作为德育教育最关键的两环,老师和家长在教育过程中要达成一种默契,牵引着孩子走上正确的人生道路,树立健康积极的生活态度。因此,家校必须互动共育。

  孩子在家里面出现新的情绪动向,家长要及时与老师沟通,通过老师在学校旁敲侧击或者针对性教育的方式,纾解孩子的不良情绪。孩子在学校有新的动向,比如:出现早恋、与同学不睦、学习懈怠等现象时,老师也要及时与家长沟通,通过双方共同努力,找到问题的症结所在,然后对症下药,自然药到病除。

  以近日发生在南充某学校的学生诈死事件为例,如果老师能掌握学生在校与同学关系不睦的情况,并及时告诉家长孩子在校出现的问题,两方面共同努力,通过谈话和引导,便可让同学之间重新恢复友好关系,后面的诈死事件自然不会发生,更不会引起各方恐慌。

【编辑:王硕】

>教育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